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高龄阻塞性黄疸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对76例72岁以上伴有并存病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结果 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症15例,其中14例痊愈,1例死亡;伤口感染及脂肪液化6例,其中并存糖尿病4例(合并低蛋白血症1例),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并贫血各1例;心功能不全3例,其中并存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存冠心病1例;褥疮2例,其中并存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各1例,麻痹性肠梗阻并存肝功能不全1例;肺炎2例,其中并存肺部疾病1例(并贫血)。以上皆痊愈出院。肺炎并存糖尿病(并贫血低蛋白血症)1例,经外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了解并掌握并存病的围手术期治疗,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376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376例食管癌患者中术后伴发心律失常87例,其发生率为23.1%(87/376),有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心电图异常、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心脏射血分数(EF)、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低血钾、术后低氧血症及术后酸碱失衡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防治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分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食管癌患者92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试验组采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减轻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曹纪伟 《国医论坛》2010,25(4):54-56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在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经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得不到及时治疗,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现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角度,就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原因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从分子水平筛选和鉴定出多种人类肿瘤抗原,这不仅有助于阐明肿瘤免疫的分子机制,而且促进了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的发展.应用SEREX 技术筛选肺癌相关抗原,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免疫治疗和预后监测奠定基础,并为鉴定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提供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与双孔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切口长度[(2.24±0.28)cm vs.(4.53±0.34)cm,P=0.021]、术后胸腔引流量(120 ml vs.320 ml,P=0.008)、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76±0.63)d vs.(4.62±1.24)d,P=0.037]及术后第3天[(2.63±0.62)vs.(4.83±0.71),P=0.006]、3个月[(1.22±0.45)vs.(2.14±0.52),P=0.016]疼痛评分单孔组显著低于双孔组。结论: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与双孔法相当,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康复更快,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28F胶管与8FR弹性管胸腔引流对引流效果、疼痛程度及引流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3)与B组(n=43),分别采用28F胶管与8FR弹性管行胸腔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3天引流量显著多于A组(P<0.05);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第3天疼痛评分B组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8FR弹性管胸腔引流可有效增加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引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未影响术后引流时间,价值优于28F胶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7-01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肺大泡患者,均予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52~125 min,平均86.29 min。术中出血量为62~104 m L,平均74.36 m L。术后并发持续肺漏气2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复张性肺水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24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NSCLC中MMP-9、TIMP-1的表达,探索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13例NSCLC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 MMP-9、TIMP-1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TIMP-1的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