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于术后各时点记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于术后1年时行MacNab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优效、良效、可效分别为66、28、6例,优良率为94.0%(94/100例).结论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银质针肌肉松解治疗颈椎源性头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颈椎源性头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针刺组、银质针组,各40例。传统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银质针组采用银质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 银质针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97.50%(39/40),高于传统针刺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银质针组VAS评分、SRSS评分低于传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椎源性头昏头痛患者中采用银质针肌肉松解,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头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可作为治疗颈椎源性头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曹正培  王玲  王晓英 《当代医学》2021,27(21):59-61
目的 分析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在疼痛科无菌操作治疗室行腰硬膜外灌注治疗,观察组采取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的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曹正培  王玲  何金莲 《当代医学》2022,28(11):140-142
目的 探讨红外线成像在疼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疼痛科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检查与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率,并分析红外热成像在疼痛疾病中的诊断预警作用.结果 红外热成像检查中,椎管狭窄的检出率为98.36%,椎间盘膨出合并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射频脉冲和神经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射频脉冲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6个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相较于治疗后1个月明显上升(P0.05),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神经阻滞,射频脉冲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疼痛、肢体麻木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效果欠佳;开放性手术的治疗亦有诸多顾虑,而微创介入手术的发展,使得此类疾患的治疗趋于合理。新技术如射频、臭氧等治疗也多集中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处理[1],针对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研究少见[2],本研究即通过射频联合臭氧技术,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疗法,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能减轻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