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决策树法与积分模型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入组临床决策树法组和积分模型法组,分别采用两种综合诊断模型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临床决策树组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8~88岁,平均(49.33±19.63)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0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19例;积分模型组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年龄13~84岁,平均(46.41±20.01)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9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26例。临床决策树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57.4%,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93.9%,阴性预测值24.6%,诊断准确率60.6%;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75.5%,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98.6%,阴性预测值52.1%,诊断准确率80.0%。结论 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临床决策树法,方法简单,可推广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特征性胸部影像学表现包括黏液嵌塞、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小叶中心性结节和树芽征等,表现为肿块型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右上肺肿块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升高误诊为肺癌并行右上肺手术切除的病例且最后确诊为ABPA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影像学表现不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是一种累及胎儿支气管树的罕见的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疾病, 青少年及成年人罕见。由于非儿科医师对此病认识较少, 经验缺乏, 此病易被误诊误治。本文通过报道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被误诊为肺结核的5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误诊原因, 以提高非儿科医师对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初次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1 305例,分为治疗组654例,对照组651例,均以“2HRZE(S)/4HR”方案化疗,治疗组抗结核同时口服N 乙酰半胱氨酸1.2 g·d-1, 对照组同时口服谷胱甘肽600 mg·d-1。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4.1%)及HBsAg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8.0%)均较对照组(8.1%,32.4%)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中断率(2.3%)和用药调整率(1.4%)均较对照组(分别为6.9%,4.6%)低(P<0.01或P<0.05);咳嗽缓解率(96.9% )、体质量增加率(96.2% )及痰涂片转阴率(93.3% )均较对照组(分别为82.9%,78.6% , 89.7% )高(P<0. 01,P<0. 01,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其他不良事件。结论N 乙酰半胱氨酸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可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发生率。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初期症状。  相似文献   
5.
Addison病临床较少见,在我国首要病因为肾上腺结核。笔者通过收集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35例肾上腺结核并发Addiso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认为此类患者以腹胀、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皱褶处色素沉着等为常见临床表现;特征性CT扫描征象为外周环形强化及钙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外结核证据、肾上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肾上腺及肾上腺外结核CT表现特点、实验室结核感染证据、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均有助于肾上腺结核的诊断。除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或加服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Th1/Th17细胞比例失衡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Th17细胞分布及其与Th1细胞的关系,以及结核性胸腔积液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6 ~63岁,平均41.2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h1和Th17细胞亚群.分选初始T细胞诱导分化,以明确γ-干扰素、IL-11、IL-6和IL-12细胞因子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39±11)%]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5),Th17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2.8±0.9)%]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0.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8,P<0.05].胸腔积液或外周血中Th1与Th17细胞亚群占CD4+T比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和0.49,均P<0.05).单用IL-1β、IL-6或二者联合应用可促进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方向分化,而γ-干扰素和IL-12能抑制Th17细胞分化,并可削弱IL-1β、IL-6对Th17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结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存在Th1/Th17平衡,细胞因子IL-1β和IL-6可促进结核性胸腔积液中Th17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在耐多药肺结核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所心肺功能正常、伴肺部空洞的5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含帕司烟肼、左旋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和吡嗪酰胺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继续化疗至18个月。结果介入治疗后3个月痰抗酸菌涂片同时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阴性率为60.0%(30/50),治疗18个月达84%(42/50)。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后3个月病灶吸收显效率为52.0%(26/50),有效率为92.0%(46/50),治疗18个月显效率达82.0%(41/50),有效率为96.0%(48/50),经介入治疗3个月后空洞闭合率为20%(10/50),治疗18个月达50.0%(25/50)。治疗结束时发热、咯血、咳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率达72%~93%。结论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具有加速细菌转阴、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作用,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据WHO估算,2017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结核病发病率为133/10万,其中中国的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8.9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63/10万[1].结核病的有效控制依赖于准确而快速的诊断及治疗.涂阴肺结核因其诊断较涂阳肺结核困难,尤其当肺部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时,往往易造成漏诊、误治.临床工作中涂阴肺结...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以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征,英国学者Hinson等在1952年最先描述,文昭明等于1985年在国内首次报道此种病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不熟悉,易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报道1例疑诊为肺结核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对肺毛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疑诊为肺结核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胸部CT表现。结果 51岁男性患者,因少量咯血入院,有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胸部CT示双肺沿支气管分布斑片状实变影,伴树芽征,可见黏液栓征,抗感染治疗病灶增多,纤维支气管镜提示血疑块及白色坏死物堵塞支气管,病理确诊支气管肺毛霉菌病。结论 肺毛霉菌病一般具有基础疾病,症状可表现轻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