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海省甘德县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ot-ELISA和B超、X线在果洛州甘德县进行了人群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为10.83%。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29%和12.92%。B超、X线检查阳性率为5.7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83%和7.05%。女性高于男性不同职业血清阳性率和B超、X线检查阳性率均以牧民最高(17.56^和11.56%)随年龄增加,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和B超、X线检查阳性率越高。不同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和阿苯哒唑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后其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药物治疗90天后,检测小鼠血清IL-2、IL-10和IgE的含量。结果治疗90天后,小鼠血清IL-2、Ig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0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组IL-2、IgE含量与对照组的明显差异提示,药物治疗后小鼠的免疫力提高,有利于体内虫体的清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观察金属铜对棘球蚴的杀伤作用及对实验小鼠脏器的损伤作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藏药治疗棘球蚴病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给予自然铜(200mg/kg)治疗,1次/d,30 d后剖杀小鼠并获取棘球蚴及小鼠肝、脾、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自然铜灌胃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棘球蚴的角皮层层状结构模糊不清或消失,呈坏死状态,原头节呈凝固性坏死。小鼠肝、脾、肾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结论自然铜对继发性棘球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二十五味铜灰散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藏药治疗棘球蚴病的免疫机理 ,为临床应用药物治疗棘球蚴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小鼠被随机分成 4组 (藏药两种浓度组、对照组和阿苯达唑组 ) ,给予药物治疗 90天后 ,解剖小鼠 ,检测各小鼠棘球蚴囊的湿重及血清IgE、IL - 2、IL - 1 0的含量 ;并对棘球蚴囊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从病理组织学切片上可以看到 ,棘球蚴囊壁有明显的损伤。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角皮层薄厚不均匀 ;皮层区微毛变短、稀疏、模糊不清 ;细胞核固缩、核间隙增大、核碎裂 ;用药组小鼠血清IL - 2、Ig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用药组IL - 1 0的含量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对小鼠棘球蚴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继发性棘球蚴病小鼠体内细胞因子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得萍 《热带医学杂志》2004,4(4):385-386,389
目的通过利用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阿苯哒唑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观察,探讨小鼠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小鼠被随机分成7组(维拉帕米、阿苯哒唑的单用组、维拉帕米和阿苯哒唑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90d后,小鼠眼球取血,检测血清IL-2、IL-10和IgE的含量。结果治疗90d后,小鼠血清IL-2、Ig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0的含量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IgE、IL-2和IL-10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棘球蚴病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和天竺黄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探讨——药物治疗感染棘球蚴的小鼠后其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感染棘球蚴小鼠给予藏药、自然铜及其它药物治疗90d后,剖杀小鼠眼球获取小鼠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结果治疗90d后,小鼠血清IL-2、IL-6和Ig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治疗棘球蚴病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4岁,未婚,回族。患者自诉阴部、腋毛、体毛等处皮肤瘙痒月余,瘙痒处皮肤有虫体活动,几日前在阴毛毛根处捕获“活动小虫”二十余只,2003年9月25日来我室诊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探讨传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在医学生问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1班与2班共计107名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1班与2班共计100名学生为试验组。在问诊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SP教学法。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病史采集得分,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成绩中现病史(81.43±8.19)、病史收集(8.19±0.70)、问诊内容(47.63±4.55)、考官总评分(73.75±5.21)、总分(91.93±5.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65±8.29)(7.85±0.68)(43.68±4.76)(69.68±5.40)(88.03±6.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综合表现中交流能力成绩(8.94±0.62)、交流能力中提问表达成绩(4.54±0.44)和沟通技巧成绩(4.52±0.47)分别高于试验组的(8.77±0.60)(4.33±0.54)(4.38±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但在具体知识点中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将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助力医学教育,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和天竺黄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探讨药物治疗感染棘球蚴的小鼠后其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 感染棘球蚴小鼠给予藏药、自然铜及其它药物治疗90 d后,剖杀小鼠眼球获取小鼠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结果 治疗90 d后,小鼠血清IL-2、IL-6和Ig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治疗棘球蚴病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