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体检时发现左下肺近脊柱旁类圆形软组织块影而就诊。查体:患者神智清晰,语言清楚,四肢肌力及生理反射均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40岁.16年前因外伤在外院行广泛小肠切除,术后剩余小肠长约120 cm.此后患者恢复口服饮食,每日大便4~5次,较稀,其营养状况逐渐下降,曾出现头晕、心慌、全身无力,四肢疼痛,在外院予静脉高营养治疗.目前患者不能依赖口服营养维持生存,遂来我院行正规肠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回盲部血吸虫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疼痛0.5 a,近来疼痛加重1个月,食欲减退,伴尿频、尿急来院治疗。查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余无特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 13mm/h,HbsA g(-),CEA 4.6 ng/m l,AFP 5.94 ng/m l。临床初步诊断:回肠末端克隆氏病。钡餐示回盲瓣及回肠末端肠管边缘毛躁,见有小充盈缺损,局部有狭窄,肠管比较柔软;CT平扫回盲瓣及回肠末端肠管管壁增厚,周围见有渗出,相对应部位膀胱壁局部增厚,增强检查病变部位均见有强化,周围渗出显示更加明显。考虑:(1)炎性病变,侵犯膀胱;(2)C rohn病。择日手术,术中见阑尾周围脓肿,阑尾根部穿孔,回肠末端肠管壁明显增厚,粘连,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病理标本:连有阑尾(直径1 cm,长5.5 cm,腔内积粪)的肠腔一段,长18 cm,直径3.0~7.5 cm,剪开肠壁,肠腔中间狭窄,黏膜灰白色,肠壁增厚,切面灰白色,中间红褐色,有坏死?肠系膜处找到淋巴结6枚,直径0.3~1 cm,切面灰白色。病理诊断:(1)...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40岁.16年前因外伤在外院行广泛小肠切除,术后剩余小肠长约120 cm.此后患者恢复口服饮食,每日大便4~5次,较稀,其营养状况逐渐下降,曾出现头晕、心慌、全身无力,四肢疼痛,在外院予静脉高营养治疗.目前患者不能依赖口服营养维持生存,遂来我院行正规肠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所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现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我院于2012年1-12月对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主要的22台 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以及12台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进行检测。结果: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性能合格率较高,在国家标准的其他项目中,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情况;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测试结果良好,多数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结论:对放射诊疗设备性能进行定期检测,若发现偏差则应及时调整,以保障放射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陛。  相似文献   
6.
<正>病人,女,28岁。两年前因肠扭转并全小肠坏死,在外院行"全小肠及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平稳后转入我院普外科,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术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抑制失败,给予取出坏死肠段,病情平稳后持续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0 d前出现左下腹部疼痛不适,腹部超声及CT检查提示左下腹腔包裹性积液(图1)。临床给予对症治疗后,左下腹部疼痛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部疾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螺旋CT、手术及(或)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 螺旋CT应用于胃肠道疾病患者的诊断利于及早发现相关疾病,预防胃肠疾病的癌变.  相似文献   
8.
对巨大外生性肝癌CT误诊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2岁。以右上腹疼痛3周来院就诊。查体:患者右季肋区可触及-10cm大小的肿块影,边缘光滑,质硬,稍有活动,有压痛,无腹水征,肠鸣音正常。肝肾功能正常。AFP阴性,HB—sAg(-),CT平扫发现肝肾间隙见有-11cm×10cm×13cm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光整,密度不均匀,中间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其最大径位于右肾下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28岁。两年前因肠扭转并全小肠坏死,在外院行"全小肠及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平稳后转入我院普外科,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术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抑制失败,给予取出坏死肠段,病情平稳后持续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0 d前出现左下腹部疼痛不适,腹部超声及CT检查提示左下腹腔包裹性积液(图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病理特征。方法:对4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对病例进行随访。结果:3例误诊为上颌窦癌,1例误诊为上颌窦霉菌感染。结论: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性肿瘤,应与上颌窦癌、上颌窦炎、霉菌感染、纤维瘤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