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储存对皮肤组织E-钙黏素和β-连接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黏附分子E-钙黏素(E-cadherin)、β-连接素(β-catenin)在不同温度储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E-cadherin、β-cateni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 H抗冻液中储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E-cadherin、β-cateni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储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储存冷冻损伤与黏附分子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并鉴定感染组织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方法:分别经皮下与腹腔两种途径感染乳小鼠;应用RT-PCR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利用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病毒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RT-PCR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透射电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观察到形态典型的病毒粒子。结论:应用RT-PCR技术可以对感染组织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利用透射电镜可以对病毒的形态进行观察与鉴定。  相似文献   
3.
4.
低温保存皮肤β-actin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背景及目的 :组织低温保存后产生的效应包括细胞间和细胞质的改变 ,这些转变被细胞骨架系统所介导。本实验目的旨在研究皮肤低温储存后表皮层 β -肌动蛋白的变化 ,从而分析细胞骨架的低温生物学效应。材料和方法 :从同一个体取标本后用 5种不同的温度保存 ,分为新鲜组、4℃组、 - 2 0℃组、 - 80℃组和 - 196℃组 ,并在保存 7天、14天、2 1天后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 ,从形态学上观察 β -actin的改变 ,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变化 ;继之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丝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结果 :两项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 ,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4℃组、 - 2 0℃组、 - 80℃组的 β -actin表达均较新鲜组 (P <0 . 0 5 )下降 ,而 - 196℃组与新鲜皮肤组表达相似。结论 :本实验表明皮肤组织的低温损伤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β -actin在该低温生物学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镜观察,经320W微波单独作用5分钟的芽胞,其外壳层次模糊,而经与1%洗必泰协同作用者,外壳皱缩,层次消失,核区出现透电子区。对繁殖体观察,结果与芽胞类似,程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应用疑有狂犬病的狗的脑悬浮液注射入10只乳鼠大脑内。这些乳鼠15天内全部死亡。用电镜观察了这些鼠的下丘脑部,发现有数量不等、大小和形状各异的胞质内的内格黑氏包涵小体和子弹形的病毒基质。在包涵小体中,可以见到几个宿主细胞的细胞器、未命名的小管空泡结构和颗粒状小灶。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细胞外腔看不到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7.
H-600透射电镜真空系统故障的分析及检修方法曹军田,李予川,孔惟惟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市,100000关键词电子显微镜;真空;故障;排除本文介绍我室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真空系统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1故障现象一电镜开启后电源工...  相似文献   
8.
蠛蠓食窦甲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导用扫描电镜观察蠛蠓食窦甲结构 ,并发现食窦甲齿着生于食窦内壁增厚的齿龈板上。  相似文献   
9.
皮肤低温储存后纤维连接蛋白和层黏连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在不同温度储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FN、L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H抗冻液中储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FN、L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储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储存后冷冻损伤与细胞外基质中FN、LN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磷酸萘酚喹致肝损伤机理王翠娥徐在海张德添1汪宝珍1杨怡1曹军田李予川(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1仪器中心,北京100071)抗疟药磷酸萘酚喹在大剂量时可引起实验动物肝损伤,其发生机理尚未阐明.本研究从多种途径探讨磷酸萘酚喹对肝脏的毒性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