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72岁。主因"双膝关节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自感双膝关节疼痛,休息后减轻,经口服消炎镇痛药、关节腔封闭、针灸等治疗后好转,此后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以右侧膝为著,并逐渐出现膝关节变形,近2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 97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97例患者手术选用外侧切口,术中暴露满意,出血少,三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现象.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一例假体松动,一例术后感染,优良率达98%. 结论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入路创伤小,暴露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50例临床分析山西太原钢铁公司总医院(030003)赵克义,梁瑛,智润林我院自1983年~1993年共收治髌骨骨折67例。其中运用股四头肌筋膜及扩张部褥式缝合治疗5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2例,女8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1...  相似文献   
4.
手指屈曲畸形常继发于手部创伤、手部不正确的外固定及手部掌侧瘢痕挛缩等,临床较多见。临床资料 本文15例中男性8例,年龄7~40岁,病程6个月~10年。15例均发生于手指近指间关节,其中右小指4例,左指不活动3例,手部石膏托不正确的外固定4例,各种原因的手指掌侧挛缩5例,手指跨越指横纹纵行切割伤直接缝合后挛  相似文献   
5.
自1984年3月至1990年10月,我们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组织移植治疗创伤28例,失败1例,成活率 96%,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12岁~58岁,平均37岁。吻合血管游离移植8例,  相似文献   
6.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 26例,左手损伤 7例,右手损伤疤 19例。本组病例中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但掌弓血管未受损。方法:断离手指剥去坏死组织,最好保留屈伸肌腱和关节囊,用克氏针将断离手指固定于近端指骨或掌骨上,设法缝合屈伸肌腱,断离远端多段骨折可用克氏针串联固定或取髂骨作支架再用细克氏针横形固定每个手指,使其保留 5mm距离以利后期分指整形。设计切取桡动脉皮瓣,关键要设计好血管蒂的长度并注意保护其主干及分支、尽量多保留血管蒂周围的组织,皮瓣切取较大时应分离皮瓣近端 1~ 2条肘部静脉行静脉吻合,长度…  相似文献   
7.
8.
ⅠⅡ度腰椎滑脱两种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于腰椎滑脱,目前一些学者主张复位固定的同时植入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这与仅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是否有差异,国内外学者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办法和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36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12例发生VTE患者的原因及防治办法。结果:12例VTE患者中11例为DVT,1例为PTE,11例DVT患者得到早期治疗,症状缓解,1例PTE患者猝死。结论:经基本、机械及药物综合防治措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VTE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并随访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分别接受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手术前后的主观症状用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Macnab[1]疗效标准进行评判,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等客观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