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烫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两组烫伤后创面微循环血量变化,同时测定创面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含水量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烫伤后两组创面微循环血量急剧下降,2小时降到最低,但生理盐水组在烫伤后各时相下降温度显著大于丹参组。两组ET、NO含量伤后上升,ET4小时、  相似文献   
2.
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皮瓣组织活力的影响。制备任意皮瓣,分成PD145065组、生理盐水两组,取皮瓣组织测定皮瓣掀起前后丙二醛(MDA)产量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皮瓣微循环血量。皮瓣掀起后PD145065组SOD活性下降低恢复快,MDA量产生少,皮瓣微循环血量下降程度低。14d后观察PD145065组皮瓣成活长度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提示皮瓣掀起初期给予PD145065,可提高皮瓣组织活力及成活长度。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瘾性三尖瓣内膜炎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因成瘾药物静脉注射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近年来由于国内吸毒人员不断增多,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996~1998年3月我院胸心内外科协作治疗了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4.
MEBO改善烧伤早期创面瘀滞区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SD大鼠Ⅲ度烧伤模型,观察MEBT对烧伤早期创面瘀滞区微循环血量的影响,以探讨MEBT改善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96只SD大鼠随机分成MEBT组和传统干燥暴露疗法组,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两组烧伤后创面瘀滞区微循环血量。结果烧伤后两创面瘀滞区微循血量急剧下降,2h降到最低,但传统干燥暴露疗法组在烧伤后各时相下降幅度显著大于MEBT组。14d观察到传统干燥暴露疗法组瘀滞区坏死面积明显大于MEBT组。证实MEBO可改善创面瘀滞区微循环,减轻烧伤早期创面进行性损害作用,显著增加瘀滞区的成活面积。  相似文献   
5.
研究静注丹参对兔血浆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分析血浆ET/NO比例与皮瓣微循环血量的相关性,以揭示丹参改善皮瓣微循环的机理,皮瓣分成丹参组、生理盐水两组,抽血测定两组皮瓣掀起前后血浆ET、NO水平动态变化,绘出ET/NO比例曲线,并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皮辨微循环血量。结果:两组血浆ET/NO比例在皮瓣掀起后1h开始明显上升,丹参组3h后下降,1d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生理盐水组血浆ET/NO比例上升较丹参组更显著,且下降缓慢,5d后才接近术前水平,皮瓣掀起后两组皮瓣微循环血量急剧下降,1h后降到最低;生理盐水组皮瓣微循环血量在掀起后各时相下降副度明显大于丹参组(P<0.01)。生理盐水组皮瓣掀起后1h、3h血浆ET/NO比例与皮瓣微循环血量成显著负相关(γ=-0.89,P<0.01)。术后14d观察丹参组皮瓣成活长度较生理盐水组皮瓣明显增加(P<0.01)。提示丹参是通过优化血浆ET/NO比例以改善皮瓣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长度。  相似文献   
6.
丹参提高烫伤创面组织活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鼠深Ⅱ度烫伤模型,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测定创面组织内皮素(ET)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含水量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丹参提高烫伤创面组织活力的机制。结果示烫伤后两组ET、NO含量伤后上升,ET4h达到峰值,NO8h达到;伤后8h丹参组NO/ET比例就趋向于伤前的2.87,而生理盐水组伤后72h仍明显高于2.87;生理盐水组含水量伤后4h、24h和48h明显高于丹参组;生理盐水组SOD活性下降后恢复慢,而丹参组一度下降后很快回升。丹参组创面愈合时间较短,且无瘢痕形成、毛发生长如常。提示烫伤后丹参通过优化NO/ET比例,降低ET与NO合成量,提高创面组织活力,减轻烫伤早期创面进行性损害作用,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8.
上睑睑板上凹陷畸形的整形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修复上睑睑板上凹陷畸形(简称上睑凹陷)的两种手术方法,试图为此类畸形的手术修复提供更佳手术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筋膜脂肪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法、眉脂肪垫翻转法两种修复手术。结果 采用眉脂肪垫翻转瓣修复4例,随访1年,脂肪无吸收,效果满意稳定。采用筋膜脂肪组织游离移植修复上睑凹陷伴上睑粘连重睑过宽畸形5例,脂肪成活良好,随访1年,脂肪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上睑外形较满意。结论 眉脂肪垫瓣翻转法是修复上睑凹陷的新的手术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转移到受区的脂肪组织具有血供,不吸收,效果持久稳定;(2)眉下脂肪垫与眶隔脂肪解剖结构极为相似,效果更佳、更自然;(3)供区与受区邻近,眉脂肪垫瓣易于转移;(4)供区无明显术后瘢痕,可同时修改眉型或行眉上提术。筋膜脂肪组织游离移植与单纯的脂肪组织游离移植相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与受区部位的组织有结构的相似性,为上睑凹陷提供了较好的解剖上的修复,也是修复上睑凹陷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MEBO改善烧伤创面微循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MEBO改善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选择Ⅱ度烧伤成年病人34例,面积30%-40%,深Ⅱ度不低于20%,男女不限。其中18例按MEBT治疗,16例行传统干燥暴露疗法。证实MEBT通过优化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比例,改善烧伤创面微循环状况,缩短愈合时间,且深Ⅱ度烧伤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