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创伤性休克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期间60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伤后早期容量复苏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主,适量输血及补充胶体液.结果好转49例(81.66%),无变化7例(11.67%),死亡4例(6.67%)。结论建立绿色生命通道,遵循CRASHPLAN的检查程序,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修复,并进行术后观察、随访,了妥切口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0d-15个月,平均8个月,对患肢功能及肌力评定患肢优良率达91.7%。结论 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人工肌腱代用品,用于跟腱修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修复,并进行术后观察、随访,了解切口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0d~15个月,平均8个月,对患肢功能及肌力评定患肢优良率达91.7%。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人工肌腱代用品,用于跟腱修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同位素扫描、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 ,比较该四种检查方法对中心病灶和卫星病灶的检出率 ,术前用CT和MRI片确定术中内固定钉道 ,并将之与术中使用的钉道进行对比。结果 :上述四种检查均能发现中心病灶 ,对卫星病灶检出率MRI最敏感 ,阳性率 1 1 2 .5 % ,钉道使用率 6 4 %。 2 3例患者合并不全瘫 1 7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结论 :MRI对检测多节段脊柱结核的卫星病灶最为敏感 ,有利于指导术中作彻底的病灶清除。CT对确定内固定钉道最有帮助。跨越多节段的或 /和跨越正常椎间盘的长节段内固定对于稳定脊柱 ,保护脊髓 ,减轻护理负担 ,预防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锁型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自锁型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11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优良率达90.9%.结论:自锁型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疗效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间隔时间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A组(n=70),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B组(n=60),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4个月以上患者纳入C组(n=62),对比三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出血、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中转开腹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情况上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转开腹比例、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最短;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低于A组的16.67%及C组的10.0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能取得更佳手术获益,不仅能减少术中中转开腹比例,也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