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与静脉血HBV标志物状况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及与孕妇HBV感染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以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 ×105拷贝/ml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孕妇分娩前采集静脉血,新生儿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前采集静脉血.在清洁和去除脐带表面污染血液,并用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采集脐带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采用雅培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美国雅培公司试剂,Abbott Architac i2000)检测,HBV DNA含量经COBAS TagMan HBV DNA定量检测仪检测.结果 共入组孕妇383例及所生新生儿,静脉血和脐带血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2%和63.9%,HBe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2%和83.5%,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0%和59.4%,静脉血和脐带血之间均有一致性.静脉血和脐带血间HBsAg、HBeAg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766、0.857、0.692,P<0.000).新生儿静脉血和脐带血的HBeAg含量与孕妇的HBeAg含量具有相关性(r=0.362,P=0.000;r=0.352,P=0.000),而静脉血和脐带血的HBsAg含量与孕妇血清的HBsAg含量无相关性(r=0.023,P=0.785;r=0.04,P=0.604).结论 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和静脉血HBV标志物状态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以脐带血的HBV标志物反映新生儿静脉血HBV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孕期肝功能异常对妊娠和胎儿结局的影响及妊娠期间的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至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妇女共89例,孕期至少1次ALT≥2×ULN,且HBVDNA≥5log10拷贝/ml(HBeAg阴性者≥4logl0拷贝/ml)的患者,根据孕期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保肝对症治疗组。对这些患者孕期不良事件、肝病及妊娠的结局、胎儿发育情况以及新生儿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入组病例89例,其中抗病毒组55例,保肝对症组34例,两组母亲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抗病毒治疗组产前48例(87-3%)患者ALT恢复正常,38例(69.1%)患者HBVDNA下降至〈500拷贝/ml.保肝对症治疗组产前Au、恢复正常者只有13例(38.2%),HBVDNA〈500拷贝/ml的患者仅有1例(2.9%)。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4315,P〈0.0001);两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3468,P〈0.0001)。两组母亲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发生频率较高的5种不良事件有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和羊水胎粪污染均为妊娠期常见不良事件,与治疗药物无显著相关性;两组母亲的不良事件类型及发生率排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能够有效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的复制,恢复其肝功能,明显地改善妊娠期间肝病活动患者的预后。妊娠期间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未增加妊娠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对妊娠妇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HBV感染的AFLP孕妇9例和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42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HBV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伴有HBV感染的AFLP孕妇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其发病时间显著早于无HBV感染的AFLP患者,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HBV感染的AFLP孕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V感染可使AFLP的发生率增高,易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增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孕产期监护和治疗,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有关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的关系引起关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法和杂交捕获法是两种常用检测HPV负荷量的方法。一些研究表明,高负荷量HPV感染可能导致病毒清除率降低及术后病毒感染持续存在,引起宫颈病变、宫颈癌进展,并与锥切术后甚至放疗后病灶残留/复发相关。但也有一些研究有相反观点,两者间的关系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的新型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2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胆红素分为2组:171μmol/L为重型组,≤171μmol/L为轻型组,对两组并发症例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均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多数患者除胆红素升高及凝血功能障碍外,尿酸及乳酸脱氢酶存在异常升高;胆红素轻型组与胆红素重型组,发生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病例数比较,P值分别为0.023,0.033和0.019,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他并发症P值介于0.071~1.0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尿酸及乳酸脱氢酶存在异常升高作为AFLP诊断的参考指标。一旦确诊AFLP后应积极终止妊娠,多学科综合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高胆红素的AFLP患者应尤其重视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7.
8.
目前,临床上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的孕妇以及对于年龄>35岁孕妇建议常规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的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约50%的慢性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1,3].胎婴儿感染HBV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继而发展为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4-7].羊水穿刺是一种侵入性操作,HBV感染孕妇行羊水检查在理论上可能会增加HBV的母婴垂直传播,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本研究旨在探讨羊水穿刺检查是否会增加HBV DNA检测阴性的慢性HBV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播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学的进展依赖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的不断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结果,特别是近数十年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疾病诊断水平和疾病治疗效果。如免疫学技术的进展,使得我们能检测各种病原体的抗原和抗体;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表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能诊断各种病毒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能对不同疾病进行免疫学治疗和基因治疗。因此,基础研究促进了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基础研究也通过临床应用体现其最终价值。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临床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建档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孕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孕期及产褥期贫血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期贫血总发生率为24.58%(59/240);产褥期贫血发生率为18.33%(44/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受孕方式、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孕次、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胎儿个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期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孕前BMI、孕次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产次、胎儿个数、是否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产次、多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产次、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