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肾上腺肌纤维母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肌纤维母细胞瘤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儿童肾上腺的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中瘤细胞呈梭形、不规则形,排列无序,间杂以淋巴细胞等浸润及胶原纤维束;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SMA+(+),CgA(-),EMA(-)。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肌纤维母细胞瘤是由既具有平滑肌细胞特征,又具有纤维母细胞特征的独立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儿童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又称节细胞成神经细胞瘤、节母细胞瘤,简称节母)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较少见的恶性神经源性肿瘤。以往文献报道均认为它与成神经细胞瘤在病理和形态学均相似,但两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明显不同。现将我院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节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及CT征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赫什朋病的X线诊断(附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赫什朋病特征性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49例患儿均行钡剂灌肠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其X线征象狭窄段、移行段、24h钡剂残留情况及狭窄段肠管不规则收缩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假阳性率、阴性预告值、假阴性率、约登指数。结果:49例中,短段型(17/49)、常见型(24/49)、长段型(8/49);赫什朋病39例,非赫什朋病10例,它们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假阳性率、阴性预告值、假阴性率、约登指数,狭窄段分别是95%、30%、84%、70%、60%、5%、25%;移行段分别是74%、90%、97%、10%、47%、26%、64%;24h钡剂残留情况分别是79%、60%、89%、40%、43%、21%、39%;狭窄段肠管不规则收缩分别是31%、100%、100%、0、27%、69%、31%。结论:在赫什朋病的钡剂灌肠X线征象中,移行段最高可靠,狭窄段最常见,狭窄段肠管不规则收缩的特异性最高,24h钡剂残留对早期不典型的赫什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型X线诊断最可靠。  相似文献   
4.
性腺外卵黄囊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例性腺外卵黄囊瘤均为女性,年龄为2岁(1例)及1.5岁(2例)。肿瘤发生部位:骶前2例,子宫1例。肿块大小:骶前1例向上侵犯上端直肠系膜,向前侵犯膀胱。1例在骶前可触及6.0cm×5.0cm大小肿块,发生在子宫者可见子宫内有一3.6cm×3.5cm...  相似文献   
5.
肾肉瘤样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肾肉瘤样癌形态特征。方法:5例肾肉瘤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以肉瘤样成分为主3例,血管外皮瘤样为主1例及破骨细胞瘤样巨细胞瘤1例,5例肉瘤样成分角蛋白阳性,4例波形蛋白阳性。结论:肾肉瘤样癌的形态特征为癌细胞具有双重分化,具有向间叶性肿瘤转分化的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6.
明家琼 《工企医刊》1998,11(2):11-12
本文对胃癌手术的切除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胃癌患者手术根治的必要性。1 材料和方法 61例均为胃大部切除之标本。按胃的正常解剖学划分部位,胃小弯角切迹以下为胃窦,组织学类型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分类标准未确定,其中将印戒细胞癌归为粘液腺癌,淋巴结划分系按日本胃癌研究会《外科·病理胃癌处理规约》中的规定执行。清扫的淋巴结分组送检,全部标本均为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依据,现将我科自1993年9月~1996年12月资料完整的22例新生儿尸体解剖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5例,女7例,孕期足月13例,早产儿9例。胎次:G1P18例,G2...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4岁,住院号:4811。因上腹饱胀伴嗳气3月余,近半月呕吐宿食,胃肠钡餐摄片示胃窦部新生物,拟诊胃幽门梗阻而手术治疗。患者于1年前发现颈后皮下长一小包块,继之出现全身散在性皮下结节,尤以颈背部多见,结节蚕豆至核桃大,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提高对该病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均摄胸部正位及水平侧位X线片,井将其表现与尸检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轻度2例,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小颗粒和/或网状小结节影;中度3例,X线主要表现为细小颗粒状或网状小结节状影逐渐融合呈斑片状影;重度4例,两肺大片实变呈“白肺”状。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正确认识该病X线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明家琼 《工企医刊》1998,11(1):12-13
本文对经外科手术切除送检的病理标本318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各种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一般资料本组318例,男208例,女110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3天,新生儿16例,占5.03%,婴儿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