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遗留颈肩背腰痹疼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病症,常迁延多年不易治愈。笔者采用中药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1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年龄21~30岁36例,31~40岁63例,41岁以上21例;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37年;人流术后9例,妊产1胎者21例,妊产2胎者36例,妊产3胎以上者54例。中医分型:肾虚型63例,风寒湿型27例,血虚型30例。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者104例,异常者16例;抗“O”<400单位者112例,>400单位者8例。类风湿因子阴性118例,阳性2例。X线拍片:颈椎骨质增生43例,胸椎骨质增生16例,腰椎骨质增生51例,膝关节骨质增生64例,跟骨骨刺11…  相似文献   
2.
中图分类号R274.981.5颈椎病属中医“项强”、“眩晕”、“痹证”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外伤劳损、寒湿、瘀血、痰浊及肝肾亏虚等因素致使颈部气血运行障碍,筋脉失养,脑髓不充,出现颈项肌肉筋骨酸痛、关节转枢不利、指端麻木不仁。结合现代医学诊断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吉萍 《新中医》2003,35(12):61-6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运转枢机之功。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其他内伤杂症而见少阳证者。笔者临证用治多种肝胆脾胃病症,颇有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沙棘冲剂治疗咳嗽100例临床观察时吉萍张子理兰医一院(730000)关键词沙棘咳嗽中图分类号R282.7我们用沙棘冲剂治疗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与方法100例中男45例,...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总结了时吉萍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故治疗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胃治其本,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辛开苦降、清热化湿及行气活血等治标,并介绍了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用药特点。充分体现了时吉萍主任医师圆机活法的辨证治疗思路,对我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补肾精方对肾精不足证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补肾填精的机理。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以及滋补肾精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用恐伤肾联合劳倦过度建造肾精不足证动物模型。造模同时,金匮肾气丸组灌胃金匮肾气丸混悬液2.7g/(kg·d),滋补肾精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滋补肾精方20、10g/(kg·d)灌胃,连续21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滋补肾精方能够改善小鼠肾精不足证表现,增加小鼠体质量,升高胸腺、脾脏指数,调节血清TAOC、GSHPx、LDH活性。结论?滋补肾精方通过调节肾精不足证小鼠的体质量、胸腺和脾脏指数以及抗氧化能力发挥补肾填精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王必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王必舜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方--疏肝和胃理脾汤基本方药及其加减应用。该方依据中医脾胃肝胆木土相关理论,立论组方,以小些胡汤和枳术汤化裁而来,基本方为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白术、莱菔子6味组成,集寒热、消补、升降为一体,旨在和解疏理气机,临床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胃脘痛证的肝胃不和型、肝郁脾虚型、肝胃郁热型等,有卓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组成,功能益气通络、活血化瘀,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效果显著。笔者运用该方治疗气虚自汗、手足麻木、小腿转筋、经行水肿亦获效验,现介绍如下。1气虚自汗案例1:唐某,女,76岁,2002年8月17日初诊。全身多汗,动则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