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脐血免疫球蛋白检测,判断母体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为预测和防治新生儿疾病提供依据,乃对2001年3月~2002年3月本院出生的1212例新生儿进行脐血免疫球蛋白测定,按母体不同免疫状况分组,并结合新生儿生后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脐血IgA,IgM在母体感染组两者均均增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均P均<0.01;其它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脐血IgG各组比较如下母亲多易感因素组-母亲乙肝组(多抗体阳性)-新生儿缺氧组>母亲乙肝组(多抗原阳性)-母亲产前感染组>母亲非感染性疾病合并单一易感因素组-母亲可疑易感因素组>母亲非感染性疾病组-非感染性疾病合并乙肝组-单易感因素组-正常组>新生儿肺炎组,P<0.05-0.01.因此,脐血免疫球蛋白测定有助于判断初生婴儿的免疫状态.脐血IgG水平因母亲的健康状态不同而呈现差异,脐血IgA、IgM增高预示发生新生儿感染的可能.早期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与脐血IgG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有关羊水Ⅲ°污染和胎膜早破 >2 4小时的新生儿生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1996年 3月~ 1998年 4月本院出生的 2 47例羊水Ⅲ°污染和 117例胎膜早破 >2 4小时的新生儿分别设为Ⅰ组和Ⅱ组 ,生后不论有无感染均肌注头孢氨噻肟 10 0mg/ (kg·d)共 5天 ,用药前做腔道 (眼、鼻、耳、咽 )分泌物培养 ,部分新生儿加做血培养。同期出生无以上二种情况的新生儿 2 5 1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发生感染 45例 ,发病率 1.79%。Ⅰ组发生感染 14例 ,发病率 5 .66% ,明显高于对照组 ( χ2 =16.16,P <0 .0 1)。Ⅱ组发生感染 1例 ,发病率 0 .8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χ2 =0 .5 7,P >0 .0 5 )。结论 胎膜早破疑有宫内感染的新生儿生后预防性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病率 ,而羊水Ⅲ°污染有胎窘、产时窒息的新生儿生后尽管应用抗生素仍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病率 ,故预防重点是防止胎窘和产时窒息发生  相似文献   
4.
幼儿肺错构瘤1例嘉兴市第一医院(314000)施霄音患儿,男,13个月,因发热1周,抽搐1次入院。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败血症?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入院后体温波动于38.5℃~39.5℃,出现咳嗽,肺部呼吸音较粗糙;无反复惊厥,无...  相似文献   
5.
早期新生儿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清C反应蛋白 (CRP)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科临床。但许多学者认为CRP对早期新生儿感染并无可靠的诊断意义。近 1年来 ,我们对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均检测了CRP ,以探讨新生儿早期CRP变化 ,相关因素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对象 :2 0 0  相似文献   
6.
缺氧新生儿黄疸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缺氧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规律,掌握临床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对2819例足月新生儿生后1~10天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缺氧新生儿黄疸出现较早,上升较快,而峰值却较低,持续时间亦短,并与缺氧程度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重视缺氧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是避免神经系统伤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脐血免疫球蛋白检测,判断母体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为预测和防治新生儿疾病提供依据,乃对2001年3月-2002年3月本院出生的1212例新生儿进行脐血免疫球蛋白测定,按母体不同免疫状况分组,并结合新生儿生后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脐血IgA,IgM在母体感染组两者均均增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均P均<0.01;其它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脐血IgG各组比较如下:母亲多易感因素组-母亲乙肝组(多抗体阳性)-新生儿缺氧组>母亲乙肝组(多抗原阳性)-母亲产前感染组>母亲非感染性疾病合并单一易感因素组-母亲可疑易感因素组>母亲非感染性疾病组-非感染性疾病合并乙肝组-单易感因素组-正常组>新生儿肺炎组,P<0.05-0.01。因此,脐血免疫球蛋白测定有助于判断初生婴儿的免疫状态。脐血IgG水平因母亲的健康状态不同而呈现差异,脐血IgA、IgM增高预示发生新生儿感染的可能。早期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与脐血IgG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感染时体液免疫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霄音  魏小荣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59-159,177
目的 从脐血免疫球蛋白水平 ,了解新生儿感染时的体液免疫状态 ,为防治新生儿感染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 测定新生儿脐血免疫球蛋白 2 38例 ,按感染情况不同和出生体重、胎龄的差异分组观察。结果 发现脐血IgG水平以新生儿肺炎组最低 ,不仅低于正常组新生儿 ,而且还低于早产儿组 (P <0 0 1)。早产儿组脐血IgG水平较低 ,低于除新生儿肺炎组以外的其他各组 (P <0 0 5 )。孕母感染组新生儿脐血IgG水平与正常组新生儿脐血IgG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巨大儿、正常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之间IgG水平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脐血IgA和IgM水平在孕母感染组的新生儿明显增高 ,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其他各组间脐血IgA和IgM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脐血IgG水平低下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有关。但当孕母产前发生感染时 ,虽然其新生儿脐血IgG水平无降低 ,甚至增高 ,却未能有效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该新生儿是否发病 ,可能更多地取决于母亲感染病原体的毒力 ,以及孕母产前是否合理应用了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婴儿期颅内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婴儿家族性颅内肿瘤文献报道不多。本组2例小脑肿瘤患儿为同胞姐妹,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形态特点均相似,报道如下。 例1:女性,8个月。因呕吐2月余,加剧1周,嗜睡1天于1992年2月21日入院。起表现为“溢奶”,1~2次/d,近1周呈喷射状呕吐,3~4次/d,1天前出现嗜睡.3个月时患“肺炎”。父亲2年前曾患“急性肝炎”,在化工厂工作已有7年。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入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反应迟钝,角弓反张位( ),前囟2.5cm×2.5cm,紧张隆起,双眼向内斜视不能外展,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项抵抗,双侧巴彬基斯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舟状腹。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范围,血沉3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的使用更加有效、合理。方法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观察,黄疸明显的新生儿,被随机分成应用酶诱导剂组与未用酶诱导剂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黄疸出现较旱,TCB≥8,于3d内应用酶诱导剂组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其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低(P〈0.05),其中早产儿在该阶段发病的较多。两组在其他药物的使用和光疗所需时间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黄疸出现较晚,3~4d后TCB≥8,此时开始应用酶诱导剂组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其他药物的使用和光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诱导剂对较旱出现黄疸的早产儿、新生儿,有可能减少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出生3d后才出现明显黄疸的新生儿,即使加用酶诱导剂也不能减少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酶诱导剂适用于较旱出现明显黄疸的早产儿、新生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