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放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放疗组)及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各40例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鼻部主观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并给予相应评分。放疗组中15例及对照组中36例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行上颌窦穿刺,抽取脓性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结果 VAS评分:放疗组为鼻塞4.0±0.8,流脓涕6.5±1.2,头痛4.3±0.6,嗅觉减退5.1±1.4,咳嗽2.7±1.2,打喷嚏3.7±0.8,面部疼痛和压迫感4.3±1.2,耳痛5.3±1.1;对照组为鼻塞4.3±0.7,流脓涕5.3±1.0,头痛3.3±0.8,嗅觉减退4.0±0.9,咳嗽3.3±1.0,打喷嚏3.7±0.9,面部疼痛和压迫感2.2±0.5;其中流脓涕、耳痛症状放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放疗组为8.2±1.1,对照组为6.5±1.3;鼻内镜Lund-Kenndy评分:放疗组为6.2±1.1,对照组为4.7±0.7;上颌窦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放疗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15)、流感嗜血杆菌(3/15)为主,还有部分未查到细菌生长(4/15);对照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4/36)、流感嗜血杆菌(6/36)、草绿色链球菌(5/36)为主。结论放疗致鼻窦炎较单纯慢性鼻窦炎有其自身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放射损伤鼻窦纤毛功能,窦口肿胀、阻塞,继发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炎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到2010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6例(18眼)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随访6个月~3年,16例(18眼)中,治愈9眼,好转7眼,无效2眼,有效率为88.9%,无1例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48例(94侧)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以及霉菌性鼻窦炎和鼻窦囊肿患者,随访1年、2年,分析手术前后鼻内镜检查、冠状位鼻窦CT检查结果,用Lund-Kennedy内镜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系统评分观察手术效果,以SNOT-20调查表评价预后.结果 患者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SNOT-20评分表中各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内镜检查见窦口通畅,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8侧)窦口肿胀、狭窄可在术后随访过程重新扩大处理.1例出现眶周淤斑,无颅底和眼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操作简便,能有效解除窦口阻塞,同时能够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手术微创,出血少,安全有效.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客观上反映了手术的良好转归.对合适的伴或不伴鼻息肉的鼻窦炎病例,可单独应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或联合标准的鼻内镜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鼻窦炎分为:真菌球、变应型真菌性鼻窦炎、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其中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5.
凯时及传统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凯时及传统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对120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凯时、高压氧(凯时组)及传统方法治疗.结果凯时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时是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最佳途径。方法对2002~2007年我科62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治疗过程行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7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35例行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结果两种手术各有1例术后复发,揭盖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患者反应、伤口感染情况中明显优于唇龈沟进路手术。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轻等优点,且复发率并不高于传统的唇龈沟进路手术,在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中可予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严重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8例呼吸道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测HPV亚型,应用Wiatrak量表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广东地区青少年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者主要以感染HPV6、HPV11为主,分别占23.7%、50.0%,HPV11较HPV6感染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疾病。HPV6与HPV11的手术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地区JO-RRP感染HPV以HPV6和HPV11型为主,HPV11较HPV6感染表现为更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部皮肤癌治疗的方法及缺损的修复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鼻部皮肤癌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手术根治性切除鼻部皮肤癌加液氮冷冻的方法治疗,缺损用不同方法修复,其中直接缝合5例,鼻唇沟皮瓣20例,全厚皮片7例,中厚皮片3例及额部带蒂皮瓣1例.结果:采用直接缝合、中厚皮片及额部带蒂皮瓣修复的全部存活,采用鼻唇沟皮瓣、全厚皮片的各有1例皮瓣部分坏死.3例术后局部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年以上无复发.结论:手术根治性切除鼻部皮肤癌加液氮冷冻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对于切除肿瘤的安全边界,基底细胞癌可适当保守些,鳞状细胞癌切除范围应更大一些.缺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用直接缝合、鼻唇沟皮瓣、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及额部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检特点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蝶窦病变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鼻部症状并不典型。经影像学及鼻内镜检可确诊为孤立性蝶窦病变。经鼻内镜手术并随访6个月至3年,15例患者中1例复发,其余获治愈,治愈率达93.3%。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获治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CT、MRI和鼻内窥镜检查提高了对个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经鼻内镜蝶窦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门诊就诊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及血管运动性鼻炎(VMR)并同意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鼻内镜下双侧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鼻眼部、哮喘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评分的变化,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结束时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35例,术后 1、3、6、12个月时鼻部、眼部症状总评分、哮喘总评分、症状总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鼻腔出血,另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头痛,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眼干、眼异物感、上腭麻木感、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以有效改善顽固性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了翼管神经切断术后干眼的缺点,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