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腔给药靶向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初治急非淋患者分为骨髓腔给药组(A组,30例)和静脉给药组(B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0%、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6.7%、50.0%。A组比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组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骨髓抑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非淋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低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28例行胸穿针胸腔穿刺抽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但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痛苦小,费用低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舒适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治疗方案、疗程、胸穿相关并发症、费用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分为三组,A组为使用胸穿抽气治疗组;B组为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组;C组为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组。结果A组:25例,平均住院日5.50天,平均住院费用1417.20元,并发症0侧。B纽:17例,平均住院日12.50天,平均住院费用2552.50元,并发症5例。C组:5例,平均住院E15.00天,平均住院费用1721.50元,并发症0例。结论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案较多,一斑陛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越陆气胸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的极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0例初治急非淋患者分为骨髓腔给药组(A组,20例)和静脉给药组(B组,2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 %,35 %。总有效率分别为85 %,5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非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脑血栓形成发病率的增加 ,溶栓后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在脑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过程中 ,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对 2 1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初浅的反映抗凝剂使用不合理的某些方面 ,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1.1 收集了某院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8月 30日 ,脑血栓形成患者 2 17例 ,其中男 112例 ,女 10 5例 ,年龄 48~ 78岁。1.2 使用抗凝剂常规剂量与疗程 ,分析资料显示临床常用抗凝剂和单剂剂量为 :肠溶阿司匹林片 2 5 mg,每日 1次 ;潘生丁片2 5 mg,每日 3次 ;藻酸双酯钠片 0 .1,每日 3次 ;复方丹…  相似文献   
6.
TC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紫杉醇(PTX)加卡铂(CBP)(TC方案)与长春瑞滨(NVB)加顺铂(DDP)(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6例初治晚期NSCLC依照患者就诊化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入TC组和NP组,化疗2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 TC组完全缓解率为10.7%,部分缓解率为42.9%,总有效率为53.6%,NP组完全缓解率为7.1%,部分缓解率为42.9%,总有效率为50.0%,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TC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和肌肉关节疼痛发生率均比NP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方案和NP方案均可作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的国内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的国内文献综述施亚斌综述何机典审校(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29)AReviewofChineseLiteratures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Waldenstnom'sMacr...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外淋巴结可涉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部位依次为胃肠道、鼻咽部、甲状腺、肺等。治疗大多为综合治疗。胃肠道淋巴瘤首选手术治疗;鼻腔淋巴瘤以放疗为主;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病理确诊,不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肺恶性淋巴瘤治疗目前认为手术是首选方法;卵巢恶性淋巴瘤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新型靶向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实践已表明了靶向治疗理论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把血液肿瘤的治疗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穿刺引流胸腔积液是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常规的穿刺引流方法繁琐,患者痛苦大,需反复穿刺引流。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70例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分别使用国产双腔40例)与美国产(30例)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引流胸腔积液及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胸腔积液,并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