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示半月板损伤中:男女比例为0.71∶1;年龄(46.28±14.55)岁; 不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类型占比中混合裂>联合损伤>放射裂>水平裂>纵裂>桶柄裂>单纯退行性变;单纯半月板撕裂内外比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损伤)为0.74∶1;联合损伤发生最多的是内侧后角联合外侧前角,约占总联合损伤的33.57%,远高于其他损伤类型;内侧半月板后角较其他部位损伤更易出现联合对侧半月板损伤,该研究揭示了半月板损伤分布特点,为易患人群的疾病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个体化股骨后髁旋转截骨对优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股骨旋转力线的作用。方法将49例行TKA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患者根据术前CT测量规划,术中在股骨后髁添加截骨垫块后旋转截骨,B组患者均参照股骨后髁线(posterior femoral condyle axis,PCL)外旋3°旋转截骨。将CT扫描数据导入Carestream PACS软件,测量术中所需垫块厚度、手术前后股骨及假体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术后收集两组患者股骨假体PCA绝对值、膝前疼痛发生率、膝关节KSS功能评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49例均获15~3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术前股骨PCA或转化PCA值A组(4.60±1.06)°、B组(4.48±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股骨PCA或转化PCA值绝对值A组(0.79±0.42)°、B组(2.0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前疼痛发生率A组8.0%、B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KSS功能评分A组(88.64±7.54)分、B组(86.70±8.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术中在股骨后髁添加截骨垫块个体化旋转截骨,能有效提高股骨旋转力线准确度,并减少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可用于指导TKA股骨旋转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烟台芝罘医院骨科收治的15例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影像学参数内侧半月板挤压比值(MME)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以评估手术结果。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复查MRI显示半月板根部修复均完全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Lysholm评分、IKDC评分、VS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而MME比值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患者术前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0级术后进展为I级,其余患者K-L分级无改变。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可显著改善半月板愈合,缓解患者疼痛,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