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DCM造模组,DCM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DCM+GSH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糖、血脂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C组比较,DCM组大鼠血糖和LDL—C,TG,TC,SBP,DBP,MBP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LVESD有降低趋势(P〉0.05);DCM+GSH组大鼠血糖和TC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DCM组比较,DCM+GSH组血糖有降低趋势(P〉0.05),TG,SBP,DBP,MBP显著降低(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SD,HDL—C,LDL—C,TC,CK,LDH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GSH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与线粒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荧光探针MitoTracker检测线粒体数目;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DCFH-DA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ATP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AA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株的增殖,30 μmol/L AA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突起消失、胞体皱缩、变圆.AA能够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ROS含量增加,降低胞内ATP水平,50 μmol/L AA能够增加VDAC蛋白的表达量.结论: A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与线粒体有关,线粒体VDAC参与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调控及第二线粒体源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激活物(Smac)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10只)和MT干预组(MT组,10只),并以正常组(NC组,9只)作对照.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心肝肾损伤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观察心、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及心、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分析心、肝、肾中Smac蛋白的表达.结果 MT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肝肾损伤相关指标的水平及大鼠组织病理形态,明显降低血清及各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下调Smac的表达.结论 MT可能通过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下调Smac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肝脏、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线粒体保护及机制.方法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非干预组(DM组)和GSH干预组(DM+GSH组),并以正常组(NC组)作对照.干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和肾皮质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各组肾脏线粒体膜电位和肿胀度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UAER、SCr、BUN较NC组显著升高(均P<0.05),肾脏组织发生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血清MDA(μmol/L)和肾皮质中MDA(μmol/g)显著升高(5.59±1.03 vs 2.97±0.77;4.80±0.83 vs 2.98±0.75;均P<0.01),血清SOD(U/ml)和肾皮质中SOD(U/mg)含量显著降低(89.13±22.73 vs 124.1±9.27;46.05±10.24 vs 89.89±17.62;均P<0.01),肾脏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495.79±124.71 vs 965.77±246.48,P<0.05),线粒体肿胀度趋势明显减弱.与DM组相比,DM+GSH组大鼠UAER、SCr、BUN显著降低(均P<0.05),肾脏病理形态得到一定改善.血清MDA(μmol/L)和肾皮质中MDA(μmol/g)降低(4.15±0.59 vs 5.59±1.03;3.39±0.61 vs 4.80±0.83;均P<0.05),血清SOD(U/ml)及肾皮质中SOD(U/mg)升高(112.92±8.93 vs 89.13±22.73;83.15±16.75 vs 46.05±10.24;均P<0.05),肾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715.97±188.65 vs 495.79±124.71,P<0.05),线粒体肿胀度趋势增强.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的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用电刺激各组大鼠勃起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评价勃起功能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芭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结果 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阴茎海绵体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最大海绵体内压(ICP)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L-Arg可使海绵体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显著提高其SOD活性及ICP(P<0.05).糖尿组大鼠阴茎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稀疏,平滑肌减少变薄,出现断裂;L-Arg组大鼠阴茎组织结构可见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存在氧化应激损伤,导致海绵体结构的改变是其勃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补充L-Arg,可以减轻勃起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勃起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内皮细胞培养液体外培养HUVEC,用不同浓度(10、20、30、40、50mmol/L)的葡萄糖作用于HUVEC,用NO含量、eNOS活性检测、细胞凋亡测定和细胞内ROS检测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后的HUVEC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高糖对HUVEC的增殖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高糖剂量依赖性抑制HUVEC细胞eNOs活性、NO的产生,增强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的生成。结论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凋亡和增加细胞内ROS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STZ 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褪黑素干预组,并以正常组作对照.MT干预8周后,测定血糖、血压、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血压水平、MDA含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褪黑素干预组MDA含量有所降低(P<0.05),SOD水平上升(P<0.05),心脏收缩功能改善(P<0.05),舒张功能继续恶化,病理情况有所好转.结论:MT能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对糖尿病大鼠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观察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从而早期诊断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DM4周后L—Arg治疗组(L—Arg组),并以正常组作对照。观察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检测血清和肾皮质中氧化亚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肾脏线粒体膜电位及肿胀度。结果:与DM组相比,L—Arg组大鼠UAER,SCr,BUN显著降低(P〈0.05),肾脏病理形态得到一定改善;血清和肾皮质中NO及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MDA显著降低(P〈0.05);肾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肿胀度趋势增强。结论: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合成,同时保护肾脏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褪黑素干预组(褪黑素组),并以正常组作对照.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脏、肝脏及肾脏线粒体膜电位和肿胀度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线粒体外膜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糖尿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心脏、肝脏、肾脏膜电位均明显升高,分别为[(553.6±193.5)mV对(311.4±133.7)mV,P<0.05]、[(745.7±115.8)mV对(358.9±158.7)mV,P<0.05]、[(951.6±246.1)mV对(425.8±177.9)mV,P<0.05];(2)与糖尿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心脏、肝脏、肾脏肿胀度趋势明显增强;(3)与糖尿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心脏、肝脏、肾脏VDAC表达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6.93±8.263对58.59±7.62,P<0.05)、(50.69±6.33对40.11±6.30,P<0.05)、(77.86±8.59对61.44±12.86,P<0.05).结论 褪黑素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脏、肝脏及肾脏线粒体功能,初步推测可能与上调线粒体VDAC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5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DM组,10 mg/kg AA(DM+AA1)组和40 mg/kg AA(DM+AA2)组.灌胃给药8周后心脏彩超检测心脏功能,检测心肌组织及其线粒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ATP酶(ATPase)含量或活力,检测心肌线粒体膜电位(Δψm),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不同浓度AA预处理线粒体,检测其对羟自由基(*OH)引起线粒体损伤的影响.结果:DM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缩短分数显著升高,心肌出现肌浆凝集、间质水肿等病理情况;DM组大鼠心脏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Δψm、ATPase、SOD、CAT活性显著下降.AA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以上指标的变化.此外,AA还能阻止Fe2++VitC诱导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结论:AA对DM大鼠心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抑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调节心脏氧化还原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