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0例.分别予依普利酮片50mg、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主要检测多项生化指标、24h动态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1次/d,服用50 mg均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萍 《内科》2008,3(4):584-586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是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对ISH发生的病理基础,ISH及脉压(PP)增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ISH的临床特点,治疗ISH对患者的益处及ISH的降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人92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者42例及左室正常者50例,在入选及应用降压药24周后分别检测QT离散度。结果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QT离散度显著高于高血压病左室正常组。应用降压药物干预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QT离散度从(51.60±10.95)ms降至(39.54±7.98)ms,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有关;依那普利因能逆转心室重构而使QTd缩小。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妇产科患者有抑郁、焦虑、恐惧、睡眠差等问题,妇产科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妇产科患者有抑郁、焦虑、恐惧,睡眠差等问题,妇产科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1,33(10):1291-1293
目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阿折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佐芬普利对高血压痛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130例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阿折地平组与佐芬普利组各65例,分别口服阿折地平片8mg,佐芬普利片15mg,1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监测动态血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临床试验125例,纳入分析124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hSBP、24hDBP、24hMAP、dSBP、dDBP、dMAP、nSBP、nDBP、nM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折地平组相比,佐芬普利组nSBP、nDBP、nMA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阿折地平组有效率为69.35%,SBP、DBP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5.0%、60.0%;佐芬普利组有效率为66.13%,SBP、DBP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6.0%、62.0%。结论每日1次口服阿折地平(8—16mg)与佐芬普利(15~30mg)均能有效降低1~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佐芬普利能显著降低夜间血压可能有利于恢复高血压患者昼夜变化节律。  相似文献   
7.
1905年,英国学者Edkins首次在犬胃窦发现一种刺激因子,命名为胃泌素(gastrin,GAS),1964,Gregory和Trace成功分离了胃泌素,同年确定了胃泌素-17的结构,1989年日本学者首次证实在大鼠胃黏膜存在胃泌素受体。胃泌素是一种多肽激素,多由胃肠道G细胞分泌,与胃泌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主要具有刺激胃酸分泌和对胃肠黏膜的营养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多种胃肠道激素尤其是胃泌素能促进胃肠肿瘤生长。本文就胃泌素、胃泌素受体及其拮抗剂与胃癌方面的若干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2,34(7):831-833
目的 观察依普利酮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10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各53例,依普利酮组口服依普利酮片50 mg,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均为1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坐位血压、左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LbaPWV)及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RbaPWV)、血生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LbaPWV及Rba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依普利酮在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能减慢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改善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2,34(6):709-711
目的观察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利酮组(A组)及氯沙坦组(B组)各40例,分别给予依普利酮片50 mg、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1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应用欧姆龙HEM9000AI检测系统检测外周动脉收缩压(SBP)、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H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BP与CSBP明显相关(P<0.05);治疗前两组SBP、CSB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与CSBP均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SBP、CSBP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可降低外周动脉血压及中心动脉压,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技术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我们也在短时间内开发了部分内科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中,有了一定的收获。多媒体课件有自学指导型、训练模拟型、课堂演示型等不同类型。在初期我们主要研制演示型课件。它是一种微型课件,容易开发,对电脑的专业知识要求不是很高,内科教师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可达到即编即用的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现以利用Frontpage、MicrosoftPowerpoint、Adobephotoshop等应用软件为例,浅议演示性课件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