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 ,尤其绝经期后的妇女 ,是老年骨折、腰背痛的常见病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它的基本特征是单位体积骨量减少 ,骨微细结构破坏 ,骨折危险性增加。发病机理是骨重建失衡所致。在人的一生中 ,骨骼和其它器官一样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 ,它周而复始地吸收与形成 ,在幼儿期骨骼形成的速度比吸收速度快 ,骨量稳步上升。青春期后由于骨内激素增加 ,大量新骨积存 ,大约 2 0岁左右骨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30~ 4 0岁后骨内膜吸收加快 ,钙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各年龄段空腹血糖、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情况.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本地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健康体检者,检测其空腹血糖;高血糖人群以60岁为切点分为两组,分析其空腹血糖升高与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关系.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患病例数及所占百分比都是递增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患病率20-59岁组均高于≥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该地区应定期加强血糖、血脂、心电图的监测以预防和早期诊断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病(DN)。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其发生糖尿病肾病几乎无可避免,且损害并非仅局限于肾小球,同时也合并肾小管损害。1型和2型糖尿病患中分别有30%~40%和5%~9%发生肾功能衰竭致死。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临床表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尚无法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肺磨玻璃结节(GG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00例行LDCT胸部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分析LDCT对肺部GGN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500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肺部结节1328例(29.51%),其中95例为GGN(2.11%),所有GGN经副主任以上影像专家讨论71例符合良性影像表现(处于随访中),19例需要密切随访复查(影像特征介于良恶性之间),5例符合恶性影像表现,5例手术病理证实均为恶性。结论LDCT扫描能够发现肺部GGN,并且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在减少体检者辐射剂量同时达到对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比较血清游离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移行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值[(F/T)/PSAD]诊断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或住院,血清PSA位于4~10ng·mL-1的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组)患者20例,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4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经直肠超声(TURS)测量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出FPSA/TPSA、PSATZ和(F/T)/PSAD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PCa组和BPH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分别为(6.670±1.780)、(5.937±1.411)ng·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为0.122±0.058、0.185±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TZ为(0.592±0.255)、(0.285±0.184)ng·mL-1·c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PSAD为0.437±0.449、1.822±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自大至小依次为(F/T)/PSAD、PSATZ、FPSA/TPSA、TPSA。结论当血清PSA位于4~10ng·mL-1时,FPSA/TP-SA、PSATZ及(F/T)/PSAD可辅助提高PCa的诊断符合率。其中PSATZ、(F/T)/PSAD较FPSA/TPS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卡托普利合硝苯地平治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文丽生(江西财经大学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高血压病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均是临床较常用的降压药,但单独应用时降压疗效不够理想,剂量增大则副作用增多,为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本文采用小剂量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血压患者现以超过1亿,其中以老年人常见。据2003欧洲心脏病学会与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和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指出一般人群血压应〈140/90。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老年人收缩压目标值应〈150mmHg据统计我国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超过45%,总患病人数已近5000万人,每年因高血压所致心,脑,肾疾病死亡者近1200万人。但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在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血压升高占44.7%,接受治疗的占28.2%,而能有效控制血压的仅有8.1%。由于其发病率,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以引起社会极太关注,成为老年人卫生保建不可忽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丽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62-2663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成为威协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主要致残原因。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人们希望应用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来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阿斯匹林(ASP)是百年老药,其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是众所周知。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则属于老药新用,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脑卒中的预防用药中就有阿斯匹林。它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神经科的常见病 ,国内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但多为单一用药。近 2 a来笔者以尼莫地平与银杏叶制剂——心脑宁口服液联用治疗 36例 (男 9例 ,女2 7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37岁 ;病程均在 1a以上 ,每月至少有 1次以上发作 )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头痛发作时口服尼莫地平 40 m g、心脑宁口服液 10 m L 及安定 5 m g,均 1d3次 ,至疼痛缓解 ,或连服 2d。间歇期改用预防治疗量 :尼莫地平 2 0 m g,早晚各 1次 ;心脑宁口服液 10 m L,每日 3次 ;4~ 6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期间每 2~ 3周复查 1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