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阑尾残端瘘是阑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7%~3.7%~([1]),一旦发生,往往不能自愈,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研究认为,70%~80%的病人能够通过冲洗引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内镜下阑尾残端夹闭等方法治愈,但仍有近20%的病人在接受3~6个月的保守治疗仍无法治愈,须接受二次手术~([2])。笔者医院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阑尾残端瘘病人的再次手术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方法: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2例。按Evans分型,Ⅰ型1°13例,Ⅰ型2°38例,Ⅰ型3°22例,Ⅰ型4°9例。其中同时伴股骨颈骨折为4例,伴粗隆下骨折为11例。结果7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3.93.9%,平均随访期13.1(8-2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按黄公怡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7.4%.结论Richard钉主钉的位置正位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在股骨颈中央稍偏内侧,位于股骨距稍上的水平,侧位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上,在颈的中央或稍偏后方,长度一般钉尖距股骨头1cm以内。强调准确复位,尤其是小粗隆一侧结构的完整。  相似文献   
3.
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及避免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能准确解剖喉返神经,是避免其损伤的唯一方法。笔者就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避免其损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例年龄平均68.5岁的胃癌患者分观察组(术后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对照组(输注11复方氨基酸)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氮平衡的恢复较对照组提前;术后切口裂开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均为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后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绿支安)提供氮源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克隆微小RNAhsa-miR-26a并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miR-26。前体序列和pIVTHM载体经双酶切后连接产生pIVTHM-miR-26a慢病毒表达载体,双酶切后测序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用pIVTHM-miR-26a、psPAX2和pMD2-G3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FT,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FT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miR-26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IVTHM—miR-26a。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包装细胞293FT呈绿色荧光.并测得病毒滴度为5×10^5TU/ml。成功构建hsa—miR-26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miR-26a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5种喹诺酮类抗菌剂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每种药物治疗130例老年肺炎患者,对痰培养细菌行药敏试验,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敏感性优良次序为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8.46%、56.92%、55.38%、52.31%、47.69%,有效率分别为87.69%、83.08%、81.54%、80.00%、72.37%;不良反应率为6.15%、10.77%、16.92%、7.69%、13。85%。结论 左氧氟沙星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是喹诺酮类治疗老年性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PN0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诊断PN0 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用细胞角蛋白 19单抗检测了 3 9例经传统HE染色诊断为无转移 (PN0 )胃癌患者的 3 74个淋巴结。结果 淋巴结微转移率为 3 3 .3 % ( 13 /3 9) ,微转移度为 4.5 % ( 17/3 74) ,微转移与其它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微转移阳性者与阴性者总生存率显著不一致 (P =0 .0 2 73 )。多变量分析表明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细胞角蛋白 19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常规组织学检查方法敏感性更高 ,提高了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癌药顺铂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顺铂缓释制剂的主要剂型有微球、凝胶制剂和乳剂等,它们主要通过腹腔注射,瘤内植入和动脉灌注等给药方法到达肿瘤部位,然后缓慢释放,而且微球和乳剂还能通过靶向功能,使其在靶组织内富集。这样不仅提高了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了作用时间,而且减少了药物对全身其它部位的影响,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本文概述近10年来顺铂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球旁注射高三尖杉酯碱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和球旁注射后的眼内通透性;评估药物对眼组织的毒性。方法 家兔30只眼球旁注射高三尖杉酯碱0.5ml(1g/L),以反相高效液相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注射后不同时间玻璃体及视网膜内的浓度。结果 注射后2h玻璃体和视网膜内达到高峰浓度,峰值浓度分别为712ng/g和910ng/g。在玻璃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5min和131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