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A)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 8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 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以1.0,2.0,3.0,4.0,5.0 mmol/L的P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CT 8细胞,分别于24,48,72h后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随着PA浓度的增加(1~5 mmol/L)或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24~72h),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A1~5mmol/L作用24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1%-24.3%,48h为16.7%-72.3%,72h为30.2%-93.4%。PA作用细胞72h后,G0/G1期比例显著下降,S期比例相对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PA在诱导分化结直肠癌HCT 8细胞过程中,可诱导G1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和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原因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CC病例,分析术前、术中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22例中有9例(40.9%)发现胆固醇息肉、颗粒,或结晶。术中见胆囊穿孔5例(22.7%)。2例在胆总管内发现漂浮的微小结石。结论 胆囊内未被发现的微小结石可能是ACC发病的主要原因,ACC穿孔率高,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房学东  唐彤宇 《吉林医学》1996,17(4):199-201
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胃癌、胃癌前病变和5例正常人组织细胞核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于DNA含量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NA非整倍体率在胃癌组为67.5%与胃用前病变组(33.3%)比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25;胃癌前病变组非整倍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DI值、PI值和S%期细胞的检测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胃癌前病变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胃癌前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组的DI值和S%期细胞与阴性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1,P<0.001。我们认为:DNA含量变化可以反应胃粘膜的病变程度,用流式细胞术对DNA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对于胃癌前后变的观察、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使DNA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在胃癌中与 C- erb B- 2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胃癌、5例癌前病变和 1 5例对照组应用 Warthin-Starry染色法 ,免疫酶组化 SP法检测 C- erb B- 2基因蛋白。结果  Hp感染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 ,而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Hp感染与 C- erb B- 2过度表达有关 (P<0 .0 5)。结论  Hp感染可能作为促进剂使癌基因 C- erb B- 2激活 ,说明 Hp感染在胃癌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1-2],而淋巴转移作为直肠癌的重要扩散途径,术中淋巴结清扫不彻底会引起局部复发甚至影响病人的生存期。研究表明,直肠癌向上方及侧方存在跳跃转移,对于Dukes B期和C期病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上方及侧方淋巴结清扫即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低位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争议与进展做一综述。1直肠癌根治术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MIS)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越来越流行于治疗一些恶性疾病,尤其是在治疗胃肿瘤方面,特别是针对远端胃。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端胃切除术117例,观察其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7例,男71例,女46例;年龄3781〔平均(59±22)〕岁;肿瘤部位:胃窦及幽门区癌63例,胃角3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肝曲癌侵犯门静脉行右半结肠根治切除(right hemicolectomy,RH)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血管端端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2004-2011年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行右半结肠根治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术后血管进行端端吻合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肿瘤完全切除,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结肠肝曲癌极易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及(或)门静脉,行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后均未间置人工血管进行端端吻合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HOX基因是I类同源异型盒基因(homobox genes,HB基因),是一类特殊的转录调节因子,控制胚胎细胞发育、分化,在成人组织的增殖、分化过程中也发挥主控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联合检测HOXD10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普通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应用性、服务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21世纪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模式条件下如何提高七年制临床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体尾切除术采用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胰腺断端预防胰瘘的效果。方法检索2011年12月以前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和电子数据库,经过筛选,纳入前瞻性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所纳入研究中胰瘘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组织胰瘘诊断标准。采用J『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D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0篇比较胰体尾切除术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断端胰瘘发生率的文献,其中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3篇,回顾性研究6篇。10篇文献中手工组患者1441例,器械组患者6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器械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86~1.40,P〉0.05)。其中6篇文献比较了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严重胰瘘(B、C级胰瘘)发生率,手工组患者1182例,器械组患者3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器械组患者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94~1.88,P〉0.05)。结论胰体尾切除术采用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胰腺断端预防胰瘘的效果相当,器械闭合只是为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断端的处理方式提供了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