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时外周血主要淋巴细胞组成变化.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因COPD急性加重入住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免疫功能检测的患者, 共789人次, 年龄最大为96岁, 最小为45岁, 平均 (76.33±9.56) 岁;统计结果采用 (x±s) 表示, 数据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789人次检查标本显示CD3+T淋巴细胞亚群均值为60.07±13.11, 低于正常参考值.根据不同年龄分组统计表明, 60岁以上年龄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均值低于正常值, 50~59岁年龄组与60~69岁, 70~79岁, 80~89岁之间CD3+T淋巴细胞值有显著差异 (P<0.05) , 其它淋巴细胞亚群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时波动未超出正常参考值.结论 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不同年龄组间CD3+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检测膈肌功能与慢阻肺评估量表得分之间关系,为患者肺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31日至2014年5月31日共56例慢阻肺患者,行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和CAT评分,统计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数据组间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膈肌移动度、膈肌弧度与CAT评分之间为负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与慢阻肺评估量表具有一致性,结合双方优势有利于更好进行肺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及出租车驾驶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筛查,了解其不同的患病率和可能的患病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3月分别调查了社区居民596人和出租车驾驶员507人,首先进行问卷调查,随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发现COPD病例。结果总人群中社区居民平均年龄大于出租车驾驶员,COP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人群中社区居民平均年龄大于出租车驾驶员,COPD患者平均年龄社区居民大于出租车驾驶员;社区居民COPD患病率小于出租车驾驶员;总人群中轻、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社区居民患病率高于出租车驾驶员。结论出租车驾驶员COPD患病年龄小于社区居民,而COPD患病率高于社区居民,分析与出租车驾驶员主动和被动吸烟、接触汽车尾气多、工作环境空气污染重有关,需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防控COPD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肺泡灌洗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120例脑梗塞后遗症并肺部感染患者,其中随机选取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组(对照组)患者60例,纤支镜肺泡灌洗加常规抗感染治疗组(灌洗组)患者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抗菌素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灌洗组60例中治愈26例(43.3%),显效15(25%),有效14(23.3%),无效5例(8.3%),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中治愈13例(21.7%),显效16(26.7%),有效15(25%),无效16例(26.7%),总有效率73.3.%。灌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7%vs 73.3%,P〈0.01);灌洗组平均抗菌素使用天数(7±2.8)d、平均住院天数(10.1±2.2)d;对照组平均抗菌素使用天数(10.3±1.6)d、平均住院天数(15.4±2.9)d。灌洗组平均抗菌素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组照(P〈0.01)。结论纤支镜局部肺泡灌洗在脑梗塞后遗症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提高有效率,缩短抗菌素平均使用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 system,VRI)对肺不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期间同时参与VRI检测和胸部CT检测的502例患者,分析应用VRI诊断肺不张的可行性.结果:健康志愿者与肺不张患者之间平均值的比较,除右中叶肺野肺部定量数据(Quantitative lung data,QL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肺野QL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与肺不张患者变异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3±0.838 vs 6.816±1.878).采用Kappa分析VRI与CT诊断肺不张的一致性,当肺不张患者变异度在80%区间估计值(x±1.28s)时,Kappa系数为0.734(P<0.05),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对肺不张的诊断与CT诊断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VRI对肺不张的诊断与胸部CT检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肺不张的诊断中,CT可提供肺不张患者肺部病变的影像学客观资料,而VRI则更多提供患者功能评估方面的参考依据,VRI在肺不张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低保人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情况。方法通过对昆明市社区低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定,了解社区低保人员COPD发病情况。结果社区低保人员中COPD患病率11.54%,非低保人员COPD患病率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14.65%,非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6.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低保人员吸烟率及COPD患病率均高于非低保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与数字平板影像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9月31日至2014年5月31日,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入住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COPD患者.同意行血气检查的患者共31例,其中同时完成血气分析检查及胸部数字平板检查共25例,完成血气分析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患者18例.描述性统计结果采用均数士标准差,数据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伴有低氧血症的AECOPD患者肺动脉及右心室影像有改变,但右下肺动脉横径、肺动脉突出高度、右心室高度与患者动脉血氧分析(PaO2)之间没有相关性.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结果显示:右心室内径和右室流出道内径会随PaO2增高而降低.结论 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右室参数的改变与患者血气分析有一定的关联,患者右心室内径及右室流出道随血氧分压升高有下降趋势.数字平板影像右室相关参数与血气分析结果中PaO2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在辅助床旁胸片鉴别胸部片状块影中的价值.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行床旁胸片检查并且胸片显示有胸部块影的患者,进一步以振动反应成像系统检查以协助鉴别诊断,患者病情稍稳定后,行CT检查以确定胸部块影的性质,采用Kappa分析不同诊断方法与CT诊断一致性,分别统计单独使用床旁胸片诊断与辅助以振动反应成像系统诊断准确度.结果床旁胸片对于重症病人诊断其kappa值为0.306.振动反应成像系统辅助床旁胸片联合诊断,其kappa值为0.673.结论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可以增加床旁胸片在诊断胸部块影中准确度,在危重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戴百章  姚为群  李玉  王梅  杨曦程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85-2086
目的研究昆明市出租车司机血气分析结果,为出租车司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市184名出租车司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动脉血气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采集到有效标本157份,血气分析中pH为7.45±0.03,PaO2为(83.02±7.86)mm Hg,PaCO2为(29.57±4.85)mm Hg,HCO3-和SaO2分别为(20.35±3.33)mmol/L和(96.59±1.07)%。其中开车年限大于20 a者,动脉血氧分压小于开车小于等于10 a者。年龄大于50岁者其血氧分压值低于年龄位于30~40岁之间者。结论随开车年限和年龄的增加,出租车司机动脉血气中氧分压会出现降低。我们应加强健康宣教,同时嘱出租车司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改善出租车人群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膈肌影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膈肌影像变化,为选择合适的肺康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36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行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和肺功能检查,组间差异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膈肌移动度与残气量之间采用Peanon相关分析.结果 GOLD 2级与GOLD 4级患者膈肌移动度和膈肌角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膈肌移动度与残气量为负相关(r=-0.82,P=0.003).结论 平板数字化X线摄影膈肌参数与肺功能检查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估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