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p53蛋白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在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1%,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且p53蛋白的表达强度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抑癌基因p53的功能丧失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韧带悬吊术(LILS)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78例中重度子宫脱垂/阴道穹隆脱垂行LILS的患者。记录其围手术期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POP定量(POP-Q)分度法各指示点,并评价其解剖治愈率及复发率等。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及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SIQ-12)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性功能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8例术前POP-Q分度为子宫脱垂/阴道穹隆脱垂Ⅲ~Ⅳ度患者中,行全子宫切除术+LILS 57例,行LILS患者21例。平均手术时间130.5分钟(82~19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1.3 ml(5~200 ml),平均住院时间6.2天(4~8天)。术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所有的患者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其客观治愈率93.6%(73/78),总复发率6.4%(5/78)。术后PFDI-20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Q-12评分及有性生活患者的数量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LS用于治疗中重度POP的患者,其主客观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及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盆底组织损伤及先天性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女性以不自主溢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见于年长妇女,国外报道6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达50%~83%,实际发病率更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阴道分娩巨大儿及阴道助产数量增加,压力性尿失禁出现年轻化趋势,且伴有性生活中因不自主溢尿而影响满意程度,甚至影响婚姻家庭稳定。尿失禁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Ⅱ级、CINⅢ级的患者共43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仅为74.4%,其中11例病理升级,达25.6%。而宫颈锥切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100%,且宫颈锥切后再行全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100%降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而且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Ⅲ级(包括原位癌)的患者,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戴志远  臧荣余 《北京医学》2005,27(12):755-755
卵巢黏液性囊腺癌(mEOC)临床较少见.卵巢癌二次减瘤术是近年来采用的治疗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一种方法.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二次减瘤术治疗晚期卵巢黏液性囊腺癌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oea)即功能性痛经,是指妇女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胀痛,有些患者疼痛会累及腰骶,甚则  相似文献   
7.
国际尿控协会(LCS)提出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引起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和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在自主研发子宫锥辅助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对52例重度子宫脱垂伴有不同程度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用自主研发子宫锥辅助行腹腔镜下自制“Y”型聚丙烯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各点位置,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I-QOL)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价客观治愈率及主观治愈率。结果 5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盆腔器官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48.3±32.0)min,出血量为(61.3±46.2)mL。52例获得15~4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术后POP-Q各指示点(Aa, Ba, C, Ap, Bp)可达解剖复位(P<0.001),无手术失败,术后复发2例。主观治愈率为94.2%,客观治愈率96.2%,3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尿失禁,2例患者(3.8%)发生阴道顶端网片暴露,术前、术后PFDI-20及PISQ-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主、客观治愈率高,子宫锥辅助能够使手术视野暴露更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使解剖学复位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子宫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1例合并普通妇科疾病需同时切除子宫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行腹股沟韧带阴道残端悬吊。观察手术时间、网片植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悬吊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各指示点,评价其解剖治愈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20(PFDI-20)及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SIQ-12)评价主观治愈率及术后性功能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20.95±20.10) min,其中网片植入时间平均(55.57±16.44) min,失血量平均(53.33±21.06) mL,其中悬吊出血(13.81±11.39) mL,平均住院(5.86±1.42) 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各指示点可达解剖复位,其解剖治愈率为100%。术后PFDI-20总分、分量表评分、PISQ-12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韧带悬吊技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子宫脱垂安全,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为肿瘤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1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被纳入这项随机、开放、为期12周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均分入单药治疗组(硫酸吗啡缓释片,100~200mg/d)和合并治疗组(同等剂量的硫酸吗啡缓释片+度洛西汀,前2周30mg/d,2周后60mg/d)。分别在基线及治疗后第4、8及12周进行随访与评估。用Short—FormMcGillPainQuestionnaire(SF—MPQ)和the10-pointvisualanalogscale(VAS)行疼痛评估。焦虑抑郁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与抑郁量表评估。采用治疗时出现的不良事件量表与脱落率评估耐受性。结果:单药治疗组与合并治疗组脱落率相似(第4周8.9)AUS10.0%,第8周15.6%VS17.8%及第12周23.3%YJS25.6%,均P〉0.05)。虽然便秘、出汗和心悸的不良反应频数合并治疗组较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在第4、12周VAS评分减分值合并治疗组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3.3±0.9)US(2.1±0.6);(6.4±0.8)US(4.5±0.5),均P〈0.01]。虽然SF—MPQ总分减分值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疼痛情感维度方面,于治疗后第8、12周,合并治疗组减分值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4.2±1.3)US(2.3±1.0);(6.8±2.9)VS(4.6±1.7),均P〈0.01]。结论:合用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疗效优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