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aveolin-1对新西兰兔颈总动脉血管吻合口再狭窄的作用,以及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空转染组和Caveolin-1转染组.行左侧颈总动脉血管端端吻合,并局部转染Caveolin-1质粒(转染组)或空质粒(空转染组).于术后第7天各组中分别取5只新西兰兔血管标本,用于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余新西兰兔于术后28 d处死取颈总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用Image-Pro Plus6.0软件测量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IA/MA).结果 血管HE染色后测量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Caveolin-1转染组的血管内膜/中膜面积比值较手术组降低约50%;与手术组比较,转染组Caveolin-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9,P<0.01);而在高表达Caveolin-1的血管吻合口上,ERK1/2的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活性都显著低于手术组(t值分别为:32.64和7.28,两者均P<0.01).结论 Caveolin-1抑制吻合口再狭窄的作用可能与调节ERK1/2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先天性阑尾畸形极少见,其中的双阑尾畸形更是少之又少.Collins在71 000例阑尾标本中仅发现双根阑尾畸形2例,占0.003%;贾健等报道在12 000例阑尾中占0.008%,郑泽霖报道13 064例阑尾中占0.007%,徐金木等报道在1 657例阑尾中占0.24%,因此了解先天性阑尾畸形有关知识,对临床避免误诊,提高手术效果非常必要.本文报道1例单体双根阑尾畸形,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对阑尾畸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伴有致命并发症的Stangdford B型夹层,如内脏及下肢缺血,具有高致病率、高死亡率,对临床医生一直是一种挑战。但是其在治疗时间上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报道1例病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veolin-1对下肢缺血糖尿病大鼠缺血部位血管形成的作用及与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构建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上离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建立急性下肢缺血动物模型,14 d后用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AKT的表达水平;28 d后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评价血管密度。结果缺血组和糖尿病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缺血组Caveolin-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缺血组、缺血转染组、缺血空转染组的Caveolin-1蛋白、AKT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转染组与缺血组相比,Caveolin-1蛋白、AKT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缺血转染组和缺血空转染组的微血管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缺血转染组的微血管密度增加尤为显著(P<0.05)。结论 Caveolin-1过表达后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部位的血管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激活AKT有关。  相似文献   
7.
局部浸润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观察84例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住院费用.结果 本组84例病例均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无一例中转麻醉,术后恢复满意,费用较同期其他方式麻醉患者减少600~1000元左右.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麻醉的高风险老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犬术后下肢一般情况,比较造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9只犬中有8只完成造模。犬造模后均出现跛行,实验侧下肢皮温升高;与术前比较,犬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降低,且以上指标以及实验侧与对照侧腿围差均在术后14 d达峰值,此后缓慢恢复(均P0.05);术后28 d的静脉造影与病理学观察均证实慢性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所建立的慢性DVT模型较贴合临床血栓形成病因及形成过程,且可持续行静脉造影检查,可用于DVT慢性期临床治疗及影像诊断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二苯乙烯苷组(TSG组).手术组及TSG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TSG组给予二苯乙烯苷灌胃治疗.术后第7天、14天和21天,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血管内膜和中膜横断面的面积,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I/M),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受损血管的ERK1/2蛋白的磷酸化加强,二苯乙烯苷能够减少内膜/中膜面积比,抑制pERK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二苯乙烯苷抑制内膜增生、延缓损伤血管狭窄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血管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我院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口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阑尾炎的病程、手术时间、切口选择、留置引流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中3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1%(32/665),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与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腹腔留置引流与否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1).结论 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 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