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患儿,女性,10岁,主因右足第2趾趾甲下不规则肿物隆起3个月余入院。查体:右足第2趾无明显畸形,患趾甲板隆起卷曲变形,表面尚光滑,甲缘前外侧局部稍红肿,轻度压痛,患趾趾端血运可,红白反应存在(图1),感觉无明显异常,跖屈和背屈活动无明显障碍。摄X线片示右足第2趾末节趾骨部分骨质缺损,周围软组织肿胀。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主因左肘部牵拉伤后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而就诊。患者于1小时前因夫妻吵架被其丈夫抓住左腕部用力牵拉,此时听到左肘部“咯吱”一声响。同时左肘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急来就诊。患者否认既往有类似病史。查体:左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左肘部未见明显肿胀及畸形.肘外侧压痛明显.肘关节主动屈曲稍受限,前臂旋后明显受限.被动旋后时引起左肘外侧疼痛加剧.脱关节及手指活动尚好.感觉血运无异常。X线片示:左肘关节未见骨关节异常。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考虑左挠骨头半脱位。复位时使患者平卧位,助手握…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1997年采用X线透视下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脑骨躲上骨折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刀例,女19例;年龄3~15岁;平均8岁;左侧16例,右侧24例;均为伸直型新鲜闭合性骨折。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合作选用全麻、臂丛阻滞或局部麻醉。患者仰卧位,X线透视下复位并由助手固定,屈肘90",前臂功能位,取直径2.0~2.smm克氏针,在肽骨内、外映连线与防骨纵轴交叉点上,紧靠尺骨鹰嘴外侧,沿肽骨干纵轴向上进针,穿过骨折线后进人3~scm。如骨折仍不稳定,从外级后上方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 临床收治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采取以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与胸脐皮瓣的腹壁下血管相互吻合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5年,皮瓣成活良好,肢体功能恢复.结论 胸脐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供血,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且易于切取、适宜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2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24 例,其中男20 例,女4 例;年龄16~60 岁,平均40 岁.创面最大的10 cm×16 cm,最小3 cm×4 cm,皮瓣最大面积12 cm×26 cm.结果 24 例皮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8 例,二期愈合6 例.随访2个月~5年,平均6个月.皮瓣质地、颜色良好,厚薄均匀,其中10 例皮瓣皮肤感觉恢复,踝足部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不牺牲小腿重要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创新性应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11例。结果11例获得随访6—1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骨髓炎复发,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患指外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效果确切、费用低廉、手术难度适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下垂型踝关节僵硬通常是由于骨折、皮肤软组织损伤、跟腱断裂、神经系统损伤等的长期制动使关节液及血液循环不畅,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和软骨变性,引起关节活动障碍,使关节僵硬,同时发生皮肤、肌肉、韧带、跟腱的挛缩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梁虎  戴允东  高洪宽  贾杰 《河北中医》2012,34(2):194-195
跟腱断裂是骨科常见的运动损伤,手术修复、石膏固定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6周以上的石膏固定会造成患肢跟腱紧张、足下垂及踝关节伸屈障碍,甚至在锻炼过程中再断裂,给患者造成二次手术痛苦.2007 - 02-2010 -12,我们运用中医综合康复早期干预跟腱断裂修复术后1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