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985年至1986年手术治疗的109例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EGF强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52.2%)和病理分级明显高于弱表达且(23.5%,P<0.05);随VEGF表达强度的增加,生存率(5年、10年、15年)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VEGF与肿瘤大小、绝经状况、雌孕激素受体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罕见,占其发生肿瘤的2.5%,占原发性肺癌的20%。国内多为个案报道,我们共收集14例,现报告如下。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左肺11例,右肺3例,主要发生在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旁,病程1个月~4年,主要表现为胸闷,咳痰带血。X线检查易误诊为结核。病程表现:14例中,低度恶性9例,肿瘤2~scm,平均25cm,镜检,瘤组织由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无异形性。粘液上皮形成大小不一的扩张粘液腔,奥辛兰粘液染色呈兰绿色,癌胚抗原免疫酶标染色显示中间细胞阴性,粘液细胞及腔内呈棕色颗粒状。高度恶性5例,肿瘤2~9cm,平均4.5cm,镜检;瘤细胞以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为主,异形明显。粘液上皮基本消失,只保留粘液池分布在实性细胞巢之间,奥辛兰染色粘液池呈少许兰绿色,癌胚抗原显示部分棕色颗粒状。角蛋白染色二者皆显示中间细胞和粘液上皮阳性。  相似文献   
3.
肺母细胞瘤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母细胞瘤约占原发肺部肿瘤的0.25%~0.50%,国外文献报道约150例,国内报道约40例,1951年Barnard首先报道此病.现将天津市肿瘤医院近期收治的2例肺母细胞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肉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肉瘤3例王珂董俊峰①战忠利②邱志强②天津市肿瘤医院盆腔科(天津市300060)膀胱癌肉瘤极为罕见。我院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71岁。主因间断无痛肉眼血尿20余天,时伴尿频尿急于1988年4月19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经B...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8岁,因“咳嗽2个月”入院,自发病以来,无痰、无胸闷憋气、无胸部疼痛,无发热等不适。 CT示:右肺下叶肿物影,椭圆形,边缘光滑;纵隔内及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右肺下叶肿物,(1)肺癌?(2)结核?(3)炎性假瘤?手术所见:胸腔内无明显粘连,肿物位于右肺下叶,大小9.0 cm ×8.0 cm ×8.0 cm,质硬,无法行局部切除术,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6.
王谦  潘毅  李君文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0):1150-1153
目的:初步探讨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与人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设计腺病毒载体对肺癌进行基因治疗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65例,腺癌47例)组织中CAR的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SPSS10.0软件)分析CAR的表达在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有否差异。结果:正常肺组织中仅有少量CAR的表达。两类型肺癌分别与癌旁组织CAR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鳞状细胞癌中CAR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提高34.75%,在腺癌中CAR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提高38.30%。其中,鳞状细胞癌的CAR阳性率为43.08%,腺癌的阳性率为70.21%,两类型肺癌间CAR表达的阳性率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AR的表达在肺鳞状细胞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Ⅰ~Ⅲ级)的差别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我们发现在肺腺癌中所包含的细支气管肺泡癌部分几乎都有CAR的表达。结论:肺癌组织(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AR的表达普遍提高,提示CAR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并且与肺腺癌的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为进一步实现用腺病毒载体对肺癌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MGMT与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修复基因蛋白产物MGMT、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检测96例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和hMLH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GMT和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71/96)和65.6%(63/96).MGMT and hMLH1的表达在胃癌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术后有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等临床指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显示,MGMT与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0 5.胃癌组织MGMT高表达或hMLH1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要好于MGMT低表达或hMLH1低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GMT或hMLH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均具有抑制胃癌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FRP1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FRP1、β-catenin、E-cad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以及大肠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癌、腺瘤组织的β-catenin、E-cad胞膜表达不同程度缺失,β-catenin呈胞质和胞核异位表达,腺瘤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为87.5%,低于大肠腺癌(100%,P<0.05)。大肠腺瘤β-catenin、E-cad胞膜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7.5%、37.5%,低于大肠腺癌(58.8%、76.4%,P均<0.05)。半定量RT-PCR显示SFRP1基因在大肠腺瘤、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组织的对照组,且大肠腺癌组织中SFRP1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大肠腺瘤(P<0.05)。结论:SFRP1基因下调使其拮抗WNT途径的功能削弱,导致Wnt的持续存在、其下游基因β-catenin、E-cad异常表达,从而导致大肠粘膜细胞获得恶变潜能。故SFRPl可能为预防大肠肿瘤的发生、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并为防治大肠肿瘤提供新靶标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肠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3岁,上腹不适,持续性疼痛1月余.查体:上腹可触及一肿物,大小10cm×10cm×10cm,活动差,肝脾未及,腹水征(一).辅助检查,B超:肝多发性占位;胃镜:胃窦部肿物,考虑为粘液腺癌;结肠镜:结肠多发性息肉.手术:结肠回盲部见一5cm×5cm×5cm肿物.侵出浆膜.行肿物切除术.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脏见多个结节,最大直径10cm,切除部分肝脏.患者于术后1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52例卵巢浆液性良、恶性及交界性肿瘤中EGF、EGF-R的表达。结果显示:EGF、EGF-R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分别为50%、37%,交界性病变中分别为62.5%、100%。其中EGF-R检测良恶性及交界性病变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EGF、EGF-R在卵巢发生发展中起不同调节作用,有利于病理的诊断和临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