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7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4 2岁。无药物过敏史。因咽痛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 ( 0 .2g/片 ) 2片 ,5min后患者自觉口唇麻木 ,鼻痒、打喷嚏 ,约10min后患者双眼睑浮肿致睁眼困难 ,鼻阻 ,口唇肿胀 ,自觉憋气 ,喉部有梗阻感。查体见患者呼吸急促 ,眼结膜、鼻黏膜、唇黏膜、悬雍垂均水肿。间接喉镜下见会厌黏膜水肿 ,无充血 ,声带无水肿 ,活动正常。诊断为变态反应性喉水肿 ,立即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 10ml,将氟美松 10mg加入 5 %GNS静脉点滴 ,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约 10min后症状开始减轻 ,呼吸渐平稳 ,继续雾化吸入并口服扑尔敏 4m…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6岁,因鼻塞、流涕,伴头晕5年,于2006年3月6日收入院。查体见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双侧鼻腔中鼻道可见一粉红色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筛窦炎、上颌窦炎。入院诊断: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入院后于2006年3月8日,在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下,使用德国Store鼻内窥镜摄像监视系统动力吸切及手术器械,行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在手术后期清理右侧前组筛窦颅底时,发现颅底骨板菲薄,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囊肿14例中,男6例,女8例,15~61岁,其中多发性囊肿1例,伴有鼻内隔偏曲、钩突肥大5例.术前患者均有头痛或鼻腔流出淡黄色液体等症状,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液浸润棉片表面麻醉鼻黏膜,用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液浸润麻醉犬齿窝.有鼻腔病变者先行处理.下鼻道进路按上颌窦穿刺操作法,即将直径4.5mm套管穿刺针刺入上颌窦,拔出针芯,保留套管.犬齿窝进路,术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左手拇指、食指翻开患者上唇,将直径4.5mm上颌窦穿刺针放置在犬齿窝处,右手食指摸到眶下切迹,以避免损伤眶下神经.右手旋转将穿刺针刺入上颌窦,不做黏膜切口.保留套管,用70°内窥镜经套管观察窦内病变,另一穿刺孔置吸引器,吸除窦内血液或分泌物、囊液,并不断用盐水冲洗,以使术野清晰、直视下切除窦内各壁囊肿.术毕拔出套管,上唇复位后,稍加揉压,不缝合口腔黏膜.鼻内切口贴敷明胶海绵,禁用力擤鼻1周,应用呋麻液滴鼻1周.14例随访6月以上,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或好转,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8岁.因右侧鼻塞,流粘脓涕,伴头部钝痛1年,涕中带血,低热2个月来诊.鼻部检查见外鼻呈蛙形,右侧鼻腔充满粉红色新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分叶,表面部分破溃,鼻道有少量粘脓涕,鼻中隔向左侧偏曲,与左侧下鼻甲接触.后鼻镜检查无异常.全身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异常.鼻窦冠状位CT报告为右侧梨状孔部分骨质破坏缺损,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内广泛软组织增生,筛房及纸样板部分破坏,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大部分缺损,窦内CT值64Hu,鼻中隔向左侧偏曲,诊断为乳头状瘤.胸片,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血常规WBC9×109/L,N:0.682,L0.318,RBC5.43×1012/L,Hb142g/L,PLT312×109/L,ESR3mm/h,拟诊为鼻腔内翻乳头状瘤.组织活检报告为多形性细胞性T细胞恶性淋巴瘤.建议行COP方案化疗加放疗.  相似文献   
5.
环丙沙星口服致急性喉水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无药物过敏史.因咽痛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0.2∥片)2片,5min后患者自觉口唇麻木,鼻痒、打喷嚏,约10min后患者双眼睑浮肿致睁眼困难,鼻阻,口唇肿胀,自觉憋气,喉部有梗阻感.查体见患者呼吸急促,眼结膜、鼻黏膜、唇黏膜、悬雍垂均水肿.  相似文献   
6.
癔病是一种在不同精神因素影响下引起大脑功能失调的功能性疾病[1]。在临床上常因精神受到刺激后,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情感失调,倒在地上或躺在床上呼之不应,全身僵直,肢体呈阵发性不规则抖动,失去发音能力,发病以女性较多。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发现3例鼻内镜术后并发癔病患者,报告如下。例1,女,20岁,2000年1月20日以反复发作性鼻塞流脓涕伴头疼2年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鼻腔检查:双侧下鼻甲肥大,中鼻道可见粉红色息肉样新生物及黏脓性分泌物;CT扫描:双侧额窦、筛窦、上颌窦炎。无既往重要病史,诊断:慢性…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我们经鼻内窥镜施行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9例,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6岁,因鼻塞、流涕,伴头晕5年,于2006年3月6日收入院。查体见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双侧鼻腔中鼻道可见一粉红色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筛窦炎、上颌窦炎。入院诊断: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入院后于2006年3月8日,在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下,使用德国Storz鼻内窥镜摄像监视系统动力吸切及手术器械,行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在手术后期清理右侧前组筛窦颅底时,发现颅底骨板菲薄,有一约5 mm×4 mm骨板缺损区,硬脑膜损伤,有大量清水样液体流出,并随脉搏波动,术者马上意识到术中损伤了硬脑膜,立即停止清理筛窦,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术腔,…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6 8岁。因右侧鼻塞 ,流粘脓涕 ,伴头部钝痛 1年 ,涕中带血 ,低热 2个月来诊。鼻部检查见外鼻呈蛙形 ,右侧鼻腔充满粉红色新生物 ,质脆 ,触之易出血 ,分叶 ,表面部分破溃 ,鼻道有少量粘脓涕 ,鼻中隔向左侧偏曲 ,与左侧下鼻甲接触。后鼻镜检查无异常。全身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异常。鼻窦冠状位CT报告为右侧梨状孔部分骨质破坏缺损 ,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内广泛软组织增生 ,筛房及纸样板部分破坏 ,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大部分缺损 ,窦内CT值 6 4Hu ,鼻中隔向左侧偏曲 ,诊断为乳头状瘤。胸片 ,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血常规WBC9…  相似文献   
10.
耳郭假性囊肿或称浆液性耳郭软骨膜炎,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耳郭假性囊肿9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