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儿童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参考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作为一种心肌存在的特异酶 ,对心肌梗死及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K -MB活性升高作为小儿心肌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1] ,颇受临床医生重视。但多年来 ,临床上对儿童血清CK -MB活性参考值一直采用成人标准 ,即CK -MB <2 4U/L。实际工作中 ,我们经常发现健康儿童的血清CK -MB >4U/L ,为了确定儿童血清CK -MB的活性参考值 ,2 0 0 3年 3月 1— 31日 ,我们对5 0 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清CK -MB活性测定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从本市幼儿园及小学随机抽取健康正常儿童 5 0 0名 ,男 30…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高级知识分子1998~2004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紊水平及危险因紊聚集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分别于1998,2000.2002.2004年对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3428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纳入45岁以上,且有高级职称者。排除45岁以下的非高级职称人员。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指标。结果:男性人体测量指标和血清学指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93~17.63。P&;lt;0.05~0.01),女性只有收缩压和三酰甘油在各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21,5.26,P&;lt;0.05,0.01);男性危险因素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女性只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46.3,12.75,P&;lt;0.01)。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这一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发现了几种引起血清钾假性升高的原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高级知识分子体脂分布类型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关系。方法:于2005-07-01/09—30对焦作煤业集团45岁以上具有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教授)的知识分子1060人进行调查分析。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进行调查与统计,测量并记录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腰围和体质量指数将调查对象体脂分布类型划分为外周型非超重组、外周型超重组、中心型非超重组、中心型超重组4组。调查对象空腹12h抽取静脉血,采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其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纳入调查对象106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男764人,平均年龄(56.1&;#177;7.8)岁,女296人,平均年龄(54.5&;#177;9.2)岁。①不同体脂分布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比较: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以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中心型超重组明显高于外周型非超重组和外周型超重组(t=2.35-9、67,P〈0.05-0.01);中心型非超重组、中心型超重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外周型非超重组(t=2.49—9.67,P〈0.05~0.01)。②不同体脂分布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结果分析:即使同在非超重组,中心型非超重组的2,3,4级危险因素聚集程度也明显高于外周型非超重组(χ^2=58.58,25.63,19.56,P均〈0.01)。③体脂分布类型比较:男性人群外周型非超重组、外周型超重组、中心型非超重组、中心型超重组体脂分布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8.6%,25.6%,29.7%,36.1%,女性人群外周型非超重组、外周型超重组、中心型非超重组、中心型超重组体脂分布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5.2%,24.1%,23.8%,16.9%。④不同性别人群体质量超重率比较:男性人群超重率明显高于女性(χ^2=84.16,〈0.01),中心型体脂分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r=102.6,P〈0.01)。结论:体脂分布类型与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聚集程度关系密切,体脂中心分布程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升高及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对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ti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等指标,并对所有调查对象做心电图、肝、胆、脾、肾B超及全面检查。结果:本组人群超重率55.6%,肥胖率19.8%,男性超重率63.5%,肥胖率23.1%,女性超重率41.4%,肥胖率14.0%,男女超重率比较(x^2=36.77,P&;lt;0.01);肥胖率比较(r=10.12,P&;lt;0.05),男女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BMI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BMI&;lt;24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及肥胖组人群(41.7&;lt;x^2&;lt;210.8,P&;lt;0.01)。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AIT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测定血清抗a-烯醇化酶抗体(ENO1Ab)滴度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青年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TPOAb与TgAb、ENO1Ab、应对方式、重大生活事件、对待疾病的态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影响因素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我院1995年间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口痰普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受检查者均系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临床上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腰围适宜切点来探讨体脂分布类型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在焦作城区体检的职业人群中调查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按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制的规格进行调查、统计。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2120人。结果中心型超重组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血糖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外周型超重组及非超重组,而外周型超重组上述指标又显著高于非超重组。但中心型超重组和外周型超重组的HDL-C都显著低于外周型非超重组。结论 BMI、腰围均可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但体脂分布类型是影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重要因素。体脂中心分布的程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升高及聚集密切相关。应加强对以腹部肥胖为特征的向心性肥胖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随机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具有良好室内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准确测定出观察对象随机尿液中蛋白质、肌酐含量,计算其比值,然后测定观察出对象24 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分析尿蛋白/肌酐与24尿蛋白之间的数学关系,(将所记录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用SPSS11.0版本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确定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参考值范围(选取正常人的随机尿肌酐比值的95%为参考区间,即x±1.96s),根据随机尿/肌酐比值测定结果求得24小时尿蛋白含量,用于判断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质排泄情况,对肾脏疾病的疗效监测提供指标.结果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5,p <0.05),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效果良好.结论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能够很好的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能够替代24小时尿蛋白测定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