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国云  徐远容  魏子英 《贵州医药》2009,33(11):1042-1043
本文收集我院2005—2008年期间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活性物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对其记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改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让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抽搐发作以治疗精神疾患的方法,其治疗机理尚未明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的改良,其不良反应较ECT明显减少,且程度轻、安全性高。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MECT可导致患者的短期记忆障碍,虽然程度较轻,并且可逆,但在进行MECT及其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因记忆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学习等。为探索改善MECT所致的短期记忆障碍,我们对MECT患者同时以长春西汀(润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我院2005~2008年期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活性物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患者资料,对其记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改变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的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它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国外对本病的认识始于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师Leo Kanner最早对孤独症作了描述,国内是在1984年由陶国泰教授首次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患病率大致为2-13万/。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金会提供项目基金,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国统函(2001)82号],中国残联、卫生部、公安部于2000年12月~2001年7月在全国首次对儿童孤独症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贵阳市为12个抽查地区之一,现将贵阳地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博乐欣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130例住院患者用博乐欣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综合评定. 结果:各量表相邻前后两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博乐欣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副反应轻,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6.
外走系指住院患者未经医生批准乘机逃离医院。精神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自知力缺乏,绝大多数均不会主动要求治疗,多数患者是被亲属哄骗或强行捆绑入院,因而大多不安心住院治疗而出现外走想法或行为。患者一旦发生走失如不能及时返院或返家常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给社会造成极大的隐患,同时也给医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针对精神患者发生外走原因及方式,改进护理措施,实行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得到了更多的尊重。降低了患者外走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