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徐良斌 《四川医学》2003,24(6):609-609
目的 观察辅舒酮气雾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6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 32例 ,给予雾化吸入辅舒酮加喘乐宁 ;对照组 36例 ,给予静滴地塞米松 ,雾化吸入喘乐宁和必可酮。两组均治疗 3个月后患儿无哮喘发作 ,正常活动无影响 ,PEF达预计值 80 %均逐渐减量 ,吸入治疗 6个月比较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FEV1预计值t=2 6 .4587,P <0 0 0 1 ;治疗后PEF %预计值t=34 .2 4 78,P <0 0 0 1。结论 辅舒酮疗效确切 ,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必可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10~11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有反复腹痛史和父母有胃病史儿童与正常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差异.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119例农村儿童,其中有反复腹痛史40例;无反复腹痛史79例;父母有胃病史儿童48例,父母无胃病史71例.结果儿童Hp感染率为46.2%,无反复腹痛史儿童Hp感染率为36.7%,有反复腹痛史儿童Hp感染率为65.0%.119例儿童中父母有胃病史的儿童Hp感染率为60.4%,父母无胃病史儿童Hp感染率为36.6%.男童Hp阳性29例,感染率为24.3%,女童Hp阳性26例,感染率为21.8%.结论我国农村儿童Hp感染阳性率较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儿童的反复腹痛史同Hp感染有关,父母中有胃病史同儿童Hp感染有关,说明幽门螺杆菌可能在家庭成员间传播.对有胃病的父母进一步做胃镜检查或进行清除Hp治疗,是否可以减少儿童通过家庭成员感染Hp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4.
计算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这是在CT以后出现的一项新兴的影像诊断技术,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重大性的进展,而且在化学领域、其他领域也有显著地发展。而计算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是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某些绕着外磁场而旋转的质子,经过短暂的射频电波作用,使其进动角增大,如果射频电波停止运行,那么,这些质子回归到最原始状的同时,释放出相同的射频信号,而这些射频信号经过复杂的计算机处理和重建,最后形成一幅二维的影像。  相似文献   
5.
癫痫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羊儿疯"。目前,小儿癫痫的患病率为3%~6%,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里面,就有3~6个癫痫患儿。癫痫的发作对儿童大脑的损伤是巨大的,它可直接引起智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等后果,且长期反复发作所造成的大脑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很多患儿的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癫痫为什么总是复发?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我就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雾化吸入β_2激动剂(万托林)扩张支气管,是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首先采用吸入β_2激动剂舒张气道痉挛平滑肌更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探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本院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急性哮喘发作的婴幼儿应用雾化吸入万托林加用糖皮质激素,并以静点氨茶碱、地塞米松进行  相似文献   
7.
联合万托林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及氨茶碱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吸氧、抗感染、祛痰综合疗法基础上加药.试验组58例雾化吸入万托林和普米克令舒,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对照组56例雾化吸入氨茶碱、普米克令舒,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和临床疗效.结果: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平均消失天数试验组为1.6 d、4.2 d、3.6 d、3.4 d,对照组为3.2 d、7.2 d、6.5 d、6.4 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万托林联合治疗可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静滴,均治疗7d。根据患儿精神症状、体温、皮疹、血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详细记录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为6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1,P0.05);治疗后治疗组NSE水平(19.78±4.25)μg/L,对照组为(28.45±4.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1,P0.05);治疗组脑电图恢复正常率6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00%(χ2=4.253,P=0.032);治疗组发热、惊跳、肢体抖动消失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改善或消除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14C-UBT在诊断农村儿童HP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4C尿素碳呼气试验(14C-UBT)在农村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调查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对119例儿童14C-UBT呼气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性55例,阳性率46%,其中男29例,占阳性率53%,女26例,占阳性率47%.119例中有症状60例,阳性40例,(阳性率67%),无症状59例,阳性14例,(阳性率24%).结论:14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较经济、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