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78例重型肝炎预后与血糖变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江海  韩宝英  向保云 《临床荟萃》2004,19(10):566-567
重型肝炎发生率较低,约占全部肝病病例的0.2%~0.5%;但病情凶险,病死率甚高,其死因与感染、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前白蛋白等因素有关。我们发现重型肝炎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且与其预后关系密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甲胎蛋白(AFP)阴性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C患者60例,根据AFP检测结果,将其分为AFP阴性组和AFP阳性组,每组分别为30例。采用微阵列酶联免疫分析法(Array-ELISA)检测血清CA19-9、CA125和CE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对各标记物及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进行评估。结果30例AFP阴性组血清CA19-9、CA125和CEA水平分别为138.8(85.7~185.1)U/ml、109.6(48.4~201.8)U/ml、11.2(17.5~21.9)ng/ml,均显著高于AFP阳性组的【(38.0(16.9~75.5)U/ml、18.1(9.3~48.1)U/ml、5.5(3.1~8.5)ng/ml),P<0.01】;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ICC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呈现出CA19-9>CA125>CEA的趋势,在AFP阴性组,各单项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3和0.81,显著高于AFP阳性组的【(0.55、0.45和0.42),P<0.05】;在单项诊断ICC时,血清CA19-9、CA125和CEA的最佳临床诊断截断点分别为124.89 U/ml、96.04 U/ml和11.97 ng/ml;血清CA19-9、CA125和CEA诊断I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73.33%、76.67%和71.67%)、(66.67%、70.00%和68.33%)和(60.00%、70.00%和65.00%),以CA19-9检测诊断的效能最高;两组联合检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且都表现为(CA19-9/CA125/CEA)>(CA19-9/CA125)>(CA19-9/CEA)>(CA125/CEA),在AFP阴性组,各联合检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88、0.86和0.85 ,显著高于在AFP阳性组的【(0.74、0.62、0.58和0.52),P<0.05】;(CA19-9/CA125/CEA)、(CA19-9/CA125)、(CA19-9/CEA)和(CA125/CEA)四种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均提高,分别为(90.00%、90.00%和90.00%)、(83.33%、83.33%和81.67%)、(76.67%、83.33%和80.00%)和(70.00%、76.67%和73.33%),以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结论我们认为,血清CA19-9、CA125和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FP阴性ICC患者诊断的正确率,需要临床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96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方法 将 96例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胆固醇、PTA、血清前白蛋白等因素与重肝预后有关 ,在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 ,发生出血和感染者死亡率较高。结论 对重型肝炎患者积极祛除病因、预防和治疗开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讨论相应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终末期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患者,对其病症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采取抽签法将60例患者分成数量相同的参照组和观察组,并使用甘露醇联合多巴胺对观察组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肝肾综合征患者使用甘露醇联合多巴胺对其进行治疗后,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参照组3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80.0%,差异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甘露醇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方法,因此,甘露醇联合多巴胺对治疗终末期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赤栀黄煎剂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96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方法:将96例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胆固醇、PTA、血清前白蛋白等因素与重肝预后有关,在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发生出血和感染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积极祛除病因、预防和治疗开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肝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130例、酒精性肝病20例,其中酒精致肝硬化肝性脊髓病1例。年龄25~68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管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10、20、30天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Child-Turcotte-Pugh分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10天,患者血浆白蛋白由30.12±5.57g/L升至36.33±5.44g/L,丙氨酸转氨酶由术前85.71±82.86U/L。降至65.37±16.37U/L(P<0.01)。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15.55±3.71秒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4.41±2.93秒,纤维蛋白原从2.12±0.77g/L逐渐升高至2.94±0.77g/L。凝血酶原活动度100%患者不同程度升高,由治疗前平均25.18±14.8%上升至30天52.65±22.8%。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食欲改善、体力好转138例(92.0%),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浮肿减轻134例(89.3%),腹胀减轻140例(93.3%)。近期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LAM+ ADV)41例、LAM组37例、ADV组38例,所有病例均采取综合治疗,抗病毒药物均按照常规剂量口服(LAM 100 mg/d、ADV 1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观察其肝功能、HBVM、HBV DNA的变化以及预后.结果 在HBV DNA阴转率方面,联合组明显优于LAM组和ADV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