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芩滑石汤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用于湿温邪在中焦 ,湿热并重之证。按原文所说 :“脉缓身痛 ,舌淡黄而滑 ,渴不多饮 ,或竟不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 ,外复感时令之湿 ,发表攻里 ,两不可施 ,误认伤寒 ,必转坏证 ,徒清热则湿不退 ,徒祛湿则热愈炽 ,黄芩滑石汤主之。”该方由七味药组成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立方依据在于本证虽然身痛而脉缓 ,为湿邪困脾非中风 ,舌滑而不渴饮为湿温内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为湿热相蒸汗出 ,湿为阴邪 ,不因汗出而退。中…  相似文献   
2.
胡天成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胡老师长期致力于小儿疾病的中医治疗和研究工作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在治疗小儿肺系病证方面 ,对于小儿咳嗽的辨治 ,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 ,随证施药 ,药味少而精 ,治疗咳嗽几达百发百中。由于小儿形气未充 ,肌肤娇嫩、腠理不固、寒暖不知自调 ,易感外邪。并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感受外邪易于化热化火。因此小儿肺系病证热证为多 ,寒证者少。对咳嗽的病因种种 ,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辨而治之 ,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其旁 ,收益颇多 ,兹介绍如下。1 风邪犯…  相似文献   
3.
田新发  徐正莉 《中国针灸》2012,32(2):163-165
目的:比较新型艾灸按摩器与艾条悬灸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内服自制中药调元玉屏汤,观察组用新型艾灸按摩器滚动艾灸疗法,对照组用艾条悬灸法,均艾灸风门、肺俞、膈俞、脾俞、巨阙、中脘为主,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控率、总有效率为66.7%(20/30)、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40.0%(12/30)、83.3%(25/30),两组治疗后当年哮喘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且无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新型艾灸按摩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效果优于艾条悬灸。  相似文献   
4.
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自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用中药外敷灸疗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患者,均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医妇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3岁,最大2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2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西医妇产科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制定。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坠胀疼痛,程度较重,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者,即可诊断。3治疗方法取细辛粉、川椒粉、元胡粉各3g,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及脐周,再用艾条灸治,每日2次,每次10min,于经前10天开始,连续灸疗15天,3个月为1疗程。…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糖尿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黄连粉针剂为主治疗糖尿病90例,结果治愈38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桑枝的降血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品种桑枝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以空腹血糖值为指标研究桑枝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白桑和鲁桑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结论:白桑和鲁桑具有相似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手机、互联网等普及,有统计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目前的12%以上,其中87%伴有脑血管痉挛。颈椎病的危害甚远,须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8.
对肺、脾、肾三脏虚证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根据三虚的不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手足口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手足口病病位在肺、脾,涉及脏腑为心、肝。常证邪犯肺脾,预后多良好;变证邪陷厥阴、心阳虚衰,病位在心、肝,预后多凶险。外因为感受手足口时邪,手足口时邪性属湿热疫毒;内因为正气不足,小儿素体湿热体质易于罹患。常证的治疗在于清热祛湿为主,不宜发汗、滋阴、攻下等;变证的治疗或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或温补心阳、救逆固脱,需要审时度势,随证而治为宜。  相似文献   
10.
胡天成教授从血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老中医胡天成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近40年,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从血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思路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