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喜炎平在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受损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1例小儿腹泻病中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喜炎平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喜炎平静脉注射,0.3ml/(kg·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粪便病毒抗原转阴动态(采用胶体金法)情况。结果:喜炎平治疗组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程度及时间以及治疗5d后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可缩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带病毒时间,改善急性期症状及提高疗效,降低再感染和累及肠外脏器损害的风险,尤其对心脏的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先静脉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吸人布地奈德气雾剂和B: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片睡前口服,其中2~5岁患儿每次4mg,2岁以下每次2mg,1次/d。2周为1个疗程。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喘息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喘鸣音消失、咳嗽减轻及肺部湿I罗音明显吸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盂鲁司特钠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84例,对照组25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部分患儿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7d为一疗程。观察用药后患儿体温、咳嗽、喘息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以及血象、肺部x线表现的恢复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正常、咳嗽减轻、喘息消失及肺部湿哕音明显吸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在抗生素和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炎平在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受损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1例小儿腹泻病中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喜炎平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喜炎平静脉注射,0.3ml/(kg·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粪便病毒抗原转阴动态(采用胶体金法)情况。结果:喜炎平治疗组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程度及时间以及治疗5d后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可缩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带病毒时间,改善急性期症状及提高疗效,降低再感染和累及肠外脏器损害的风险,尤其对心脏的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桂池  马荆慧 《当代医学》2011,17(18):63-64
目的探讨本地小儿腹泻病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小儿腹泻病351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1例中感染性腹泻占83.55%。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为主:男女比为1.42:l,每年11~12月为发病高峰。送检的120例标本中,检出致病菌5例,轮状病毒阳性35例。肠道症状以腹泻和呕吐为主,67.52%的病例有发热,伴有肠道外症状者占40.74%。结论本地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因为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或非细菌性因素为主。部分病例早期表现为发热或肠道外症状,在流行季节对发热伴或不伴卡他症状者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N)或Ritter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解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可继发全身感染、败血症甚至死亡。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13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