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多种炎性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其中白三烯类是一个强效的炎性介质,在气道炎症、哮喘发作中起关键作用。为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防治哮喘的地位受到关注并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有祖  冯加喜 《医学综述》2004,10(10):615-616
1989年Gibson等首先描述了一组患者的特征:慢性咳嗽(病程超过3周),无痰或晨咳少许黏痰,无哮喘、呼吸困难、咯血、胸膜炎等病史,肺功能正常,峰流速(PEF)变异率正常,甲基胆碱激发试验阴性(有部分患者处于正常范围的高值),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痰中嗜酸粒细胞(Eos)数明显增高(11.5%~85.9%),吸人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 400μg,2次/d)2周后咳嗽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6岁.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日咳数十次,痰量多,呈白色黏痰,无脓臭痰,以夜间、晨起为剧,右侧胸部针刺样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伴发热,体温37.9℃,无畏寒寒战.稍胸闷,无气促,肩背部肌肉酸痛感,无咯血,无肢体水肿,无昏厥、黑蒙,无恶心、呕吐,在卫生院输液处理(不详)后症状无好转,来我院门诊.2009年6月11日CT示两肺感染,血常规:白细胞22.0×109/L,中性0.75,嗜酸性0.03(0.66×109/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100×109/L,诊断为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行鼻罩通气患者为试验组,另25例达同样诊断标准而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为一种疗效肯定、并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期经鼻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15例OSAHS患者1~3a,根据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各参数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来判断疗效。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SG监测各参数显示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慢波睡眠(Ⅲ+Ⅳ期)、总呼吸事件次数、呼吸事件中阻塞性睡眠暂停次数占的比例和低通气比例明显改善(P均<0.05),其余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气道内正压通气长期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在进行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时,穿刺针内用和不用针芯导丝对诊断效率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共80例患者分用与不用针芯导丝两组,每组40例患者,进行EBUS-TBNA操作,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病理标本质量的差别。结果用与不用针芯导丝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0%(36/40)和85%(34/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74),细胞学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8),组织病理学标本质量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57)。用针芯导丝组检查时间为(12.3±2.1)min,不用针芯导丝检查时间为(10.3±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EBUS-TBNA检查时,专用穿刺针内腔不用针芯导丝对诊断效率和标本质量没有影响,但节省了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PTE并发于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并且有较高漏诊和误诊率。近年来,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未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病死率高达25%-50%。本文回顾分析40例PTE的临床诊治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徐有祖  金英英  蔡菊芳  冯加喜 《浙江医学》2009,31(9):1242-1244,1253
目的探讨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和3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T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TRF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总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F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其表达水平则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的人感染猪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人群对此普遍易感.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较轻,但一些高危人群,如妊娠期妇女以及伴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感染后,较易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且病死率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