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 L型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及耐药状况。方法:将PA诱导成稳定的L型,利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PA原菌及其L型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程度,分析PA-L型的耐药状况。结果:PA-L型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抑菌圈直径均较原菌缩小(P<0.05),但仍维持在敏感程度。结论:PA-L型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仍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深化医德教育与辩证法教学相结合等途径,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孕鼠接触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其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 TCR Vβ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 μg SEB(SEB组),同时设立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获取出生后0~5 d的 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CR Vβ8+ T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EB组出生后0~3 d的新生鼠胸腺中CD4+Vβ8+ T细胞比例均减少(P<0.05~P<0.01),出生后4~5 d 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出生后0~5 d,SEB组胸腺中CD8+Vβ8+ T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出生后0~5 d,SEB组CD4+Vβ8+及CD8+V β8+ T细胞的绝对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新生鼠出生后0~5 d,SEB组外周血CD4+Vβ8+ T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减 少(P<0.01);CD8+Vβ8+ T细胞比例亦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出生后0~5 d,SEB组外周血CD4+Vβ8+及CD8+Vβ8+ T细胞绝对数均较 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妊娠期大鼠接触SEB可减少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TCR Vβ8+ T细胞,并保留至成年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成分,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水提法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2.26%,微波助提法的提取率为15.16%。结论:菌丝体粗多糖提取过程中应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但其工艺复杂、耗时,微波助提法工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研究青蒿素对帕金森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ART对BV2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浓度。使用一定浓度的ART来处理经过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定量PCR技术和ELISA检测ART对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P65)、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的表达水平,以及ART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当ART的剂量为0.1~10 μmol/L时,BV2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选择浓度为1 μmol/L的ART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定量PCR结果表明,ART预处理组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RT预处理组NF-κB、IKB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炎症诱导酶iNOS、COX-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 ART可调节LPS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中炎性因子及炎症诱导酶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菌丝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蛹虫草菌丝的生长特性。方法:通过蛹虫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观察其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分生孢子的数量等生长情况。结果:不同菌株在相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相似,相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差别较大。结论: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