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脂肪垫征在诊断小儿肘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隼  徐宇峰  陈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2):1095-1096,i048
目的 对主诉有肘部外伤史500例患儿X线片的随访分析,探讨脂肪垫征的出现对诊断肘部损伤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02年2月-2003年12月有登记的2896例骨科急诊,其中有肘部外伤史500例,对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判读结果500例患儿中X线片见前脂肪垫推出179例(35.8%);后脂肪垫推出32例(6.4%);前后脂肪垫均推出235例(47%);未见脂肪垫推出54例(1.8%);在113例有脂肪垫推出但无X线骨折征象的病例中89例最终X线片有骨痂形成或骨膜反应,提示有隐性骨折,总准确率达80.87 % 结论 无论是前脂肪垫还是后脂肪垫征的出现均提示肘部隐性骨折存在,特别是后脂肪垫。  相似文献   
2.
弹力髓内针在儿童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灏  徐宇峰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74-1275
儿童股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牵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以后发展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方法。对于小年龄的儿童,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等优点,而对于大年龄儿童及伴有其他损伤的儿童,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卧床时间长、影响孩子早期起床活  相似文献   
3.
定点正骨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损伤引起的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我们正骨先辈们在同此类腰腿痛长期斗争中,探索出一套脊柱正骨复位法,不仅手法简捷。患者痛苦少,且疗效显著,只要复正偏歪棘突,几由此而引起的腰腿痛大多可以一次治愈,且很少复发。近年来,我们采用该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106例为病例组, 以同期无先天性异常且性别相匹配的儿童10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睑裂高度、睑缘反射点距离1等眼科检查, 并对患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信息、妊娠期疾病史和妊娠期医疗及环境暴露情况。采用单变量分析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将P<0.2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危险因素。模型拟合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 以方差扩大因子(VIF)评价各因素的共线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周<37周、胎次≥2次、母亲年龄、孕早期抗生素药物摄入、父亲吸烟≥半包/d以及妊娠期母亲被动吸烟例数比较, 均P<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孕周<37周[比值比(OR)=4.58;95%置信区间(CI):1.24~16.85], 父亲吸烟≥半包/d(OR=2.28;95%CI:1.22~4.28)以及母亲妊娠期被...  相似文献   
5.
以中央空调中带导风圈的低压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涡流特性和气动噪声展开研究。采用大涡模拟计算了均匀进气情况下半管道式低压轴流风机的三维瞬态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叶尖涡是其内流场主要特征,叶尖涡的形成、发展和破碎对气动噪声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提取了主要噪声源处的非定常压力脉动进行频谱分析,显示其叶片尾缘处脱落涡频率特征明显。风机的远场噪声采用LES/FW H声类比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低压轴流风机的气动噪声以宽频成分的紊流噪声为主,预测的声压级频谱与实验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医改前后卫生工作成效的对比,说明过去以市场主导卫生的改革思路转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十一五”前后政府高层的态度变化及有关政策的贯彻实施,我们不难看到政府责任意识在卫生领域的凸显。政府对卫生的责任回归必将增强我们对未来五年卫生事业改革成功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认为腰腿痛主要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但有人认为,腰椎外源性稳定因素(腰椎旁肌肉)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腰椎力学结构平衡的改变,应是引起腰腿痛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不应仅限于对腰椎间盘退变(内源性稳定)的讨论上。腰椎小关节病变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很高。在临床上常被椎间盘突出所掩盖。黄德裕在复习了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单纯神经根受压并不引起严重的腰腿痛,只有在椎旁软组织有炎症的基础上,才出现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多年来,我们用脊柱定点正骨复位法纠正腰椎棘突偏歪治疗患者的腰腿痛和腰突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正骨手法既不能使已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也不能改变突出物的形态,为何患者腰腿痛症状能很快消失?有人解释为手法改善了脊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相对位置,椎管内容积增大,内压降低。我们根据临床治疗观察,在复习了腰脊神经和椎管外有关组织的解剖特点后,分析认为椎管外因素的改变可能是腰腿痛患者致病和治愈的主要原因,现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