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芪黄固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和突变基因数据库(DisGeNET)、综合性药物数据库(DrugBank)等数据库查找芪黄固肾通络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DKD相关的靶点。将药物目标点与病变靶点进行映射,将所获得的交集目标点构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与活性组分-联合目标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结果中芪黄固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核心靶点中富集节点较多的前3靶点进行验证。选取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链脲佐菌素(STZ)连续2次腹腔注射制备动物模型,8周后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芪黄固肾通络方组,干预8周后,测胰岛素、C肽、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肾脏CTNNB1、JUN、NCOA1表达。结果: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芪黄固肾通络方治疗DKD的有效靶点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交互作用等;动物实验表明,芪黄固肾通络方能够降低DKD小鼠肾组织中连环蛋白β1(CTNNB1)、JUN、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肾脏损伤。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芪黄固肾通络方可能通过降低CTNNB1、JUN、NCOA1蛋白的表达水平干预AGE-RAGE等通路治疗DKD。  相似文献   
3.
背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且近1/3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糖尿病肾病的威胁,但目前针对糖尿病肾病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中医药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 观察通络地龟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7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瘀。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络地龟汤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尿酸、血清炎性因子与尿液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A1c、空腹血糖及血尿酸较治疗前降低,eGFR、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A1c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尿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结论 通络地龟汤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减轻炎性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利用TCSMP数据库搜集昆明山海棠的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GAD、OMIM、TTD等数据库查找糖尿病肾病相关的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对昆明山海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与有效成分构建可视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预测昆明山海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靶标,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初步验证。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15个,相对应的有效靶点123个;筛选出糖尿病肾病相关靶点11 119个。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糖尿病肾病靶点存在65个共有靶点分子,GO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主要通过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类固醇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等生物学功能特性治疗DKD。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山海棠的药理作用与mTOR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叶酸一碳库、抗叶酸抗性、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中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昆明山海棠治疗膜性肾病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TCM筛选昆明山海棠的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DrugBank和GAD等数据库查找膜性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昆明山海棠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靶点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阴虚证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肾损害以及自噬变化的影响,探讨DKD阴虚证大鼠肾脏病理损害与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12周后将糖尿病组中尿蛋白阳性的大鼠随机均分为DKD组、阴虚组,阴虚组大鼠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法制备DKD阴虚证模型。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第16周处死取材,观察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 h Pro)、肾脏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阴虚证指标-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GMP)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4,fT4)、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雌二醇(Estradiol,E2);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及自噬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肾组织纤维化指标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自噬相关Beclin-1、LC3-II、P62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KD组出现精神萎靡、多饮多食多尿、毛发粗糙等症状,阴虚客观指标血清fT4、Cort、E2、cAMP、cAMP/cGMP比值升高、cGMP下降(P < 0.01或P < 0.05),24 h Pro、Scr、BUN升高(P < 0.01),光镜及电镜下肾脏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FN、α-SMA、P62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增高(P < 0.05或P < 0.01),LC3-II、Beclin-1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降(P < 0.05或P < 0.01);与DKD组相比,阴虚组大鼠死亡率增加,出现急躁易怒、饮食饮水量增加、毛发粗糙无光泽、体质量下降等现象,血清fT4、Cort、E2、cAMP、cAMP/cGMP比值(P < 0.05或P < 0.01),24 h Pro、Scr、BUN进一步升高(P < 0.01或P < 0.05),cGMP则下降(P < 0.01),同时肾脏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FN、α-SMA、P62的蛋白及mRNA表达进一步增高(P < 0.01或P < 0.05),LC3-II、Beclin-1的蛋白及mRNA表达则下降(P < 0.01或P < 0.05)。结论 在病证结合模型下,阴虚证能够加重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可能与抑制肾脏组织的自噬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血瘀是贯穿DKD全病程的重要病机,多项研究拟定了多个活血通络类方治疗DKD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蛋白尿减少、肾功能保护、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疾病进展延缓等方面均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非杓型血压是D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中医药治疗DKD及非杓型血压具有一定优势。目的 探讨通络地龟汤对DKD Ⅳ期患者非杓型血压、尿钠排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DKD Ⅳ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24 h尿钠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醛固酮水平,计算杓型血压逆转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8周随访,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CV)降低,eGFR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CV)、nSBPCV降低,eGFR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BP、n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CV)、nDBPCV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非杓型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杓型血压逆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钠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DKD Ⅳ期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夜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提高患者杓型血压逆转率及24 h尿钠排泄,且安全性较高,但对RAAS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瘀证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的肾损害以及对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探讨DKD血瘀证大鼠肾损害与ER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DK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血瘀证组,其中糖尿病+血瘀证组(0.05 mg·kg-1)采用右旋糖酐法制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肾脏纤维化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尿素氮显著上升(P0.01),肾脏病理加重,肾组织的GRP78,ATF6,FN和α-SMA的mRAN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经过右旋糖酐法制备血瘀证模型后,糖尿病+血瘀证组大鼠死亡率增加,体征变化较糖尿病组更加明显,全血黏度、血浆黏度,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尿素氮等较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加重,肾组织的GRP78,ATF6,FN,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在病证结合模型下,血瘀证可能明显加重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且与增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ERS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