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收集7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34.3%)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加量受到影响,31例(44.3%)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尤以年轻、未育的患者为多。37例(52.9%)患者需接受中药或溴隐亭治疗。结论: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选择对泌乳素影响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关键,积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符合CCMD-3抑郁痘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不同主诉(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分为两组,每一组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在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7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西酞普兰相比,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1岁。8年前出现阵发性右半身无力瘫软倒地,持续数秒,无摔伤,偶伴右臂抖动,呼之能应,不伴大小便失禁和口吐白沫等;每天发作最多达四五十次,于2006年3月7日入本院。曾多次到外地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头颅CT、磁共振、脑电图及长期视频脑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曾诊断为癫痫,服卡马西平6年而无好转。因其母欲为其办理残疾人证而要求鉴定,但其求治心并不强。精神检查:偶有神志不清,定向漂浮不定;引出幻想性幻觉,诉“夜间遭一西装革履男子亲吻”和妄想,称“有个老头要索她的命”;但偶尔神志清,逻辑思维好,情绪反应与说话内容协调一致,能清楚描述自己现状;对人淡漠,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不同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对16例阴性症状为主、19例阳性症状为主、21例混合型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ERPsN200、P300测查。结果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P300波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畀具有显著性(P〈0.05),只有阴性组P300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3点P300波幅与T4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发现,阴性量表分与Fz的P300潜伏期显著正相关(r=0.33,P〈0.05)。结论不同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噻奈普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噻奈普汀(商品名达体朗)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噻奈普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噻奈普汀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和82%,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噻奈普汀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口干等,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噻奈普汀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催乳素、甲状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用磁酶免疫法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RL、T3、T4水平。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血清PRL、T3、T4均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但血清PRL、T3、T4的改变无性别的差异;利培酮血清PRL治疗后较治疗前高,T3、T4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也无性别的差异。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均明显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利培酮增加幅度更大。氯氮平增加T3、T4水平,而利培酮降低T3、T4水平。  相似文献   
7.
彭江发  冯征  位照国  李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28-123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抗抑郁剂的早期好转能否有效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将128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通过计算得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在第2周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有好转(文拉法辛组好转率为73%,西酞普兰组好转率为67%),两种药物的早期好转可以高度敏感地预测后期的稳定疗效和持续缓解。文拉法辛治疗在第2周、西酞普兰在第3周的阴性预测值达到最大值,文拉法辛治疗在第2周、西酞普兰在第3周未获得的好转的患者在以后的治疗中几乎不大可能获得稳定疗效和持续缓解。结论:本研究结果强烈提示抑郁症患者的早期好转可以灵敏地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CCA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7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紊乱因子分的减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头昏、嗜睡等,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且有改善焦虑及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00例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与同期的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格诊断问卷(PDQ-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生活事件量表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定,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难治性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是:应激性生活事件(OR=3.725,95%CI:1.684~7.282),社会支持差(OR=4.257,95%CI:1.790~9.887),神经质(OR=4.124,95%CI:1.776~8.231),伴人格障碍(OR=4.875,95%CI:2.432~10.245),伴人格解体(OR=0.384,95%CI:0.156~0.898),伴强迫症状(OR=0.401,95%CI:0.219~0.976),1年内未及时治疗(OR=0.406,95%CI:0.206~0.844)。结论:具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伴人格障碍、神经质(EPQ-N量表分)、伴人格解体症状、伴强迫症状、1年内未及时治疗是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