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巧艳  何翠环  马琴  彭明霞  陈倩 《全科护理》2016,(36):3805-3805
正断指(肢)再植、瓣移植术后为了保证再植指(肢)体、移植组织拥有良好的血液循环,通常需要烤灯对局部组织进行保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烤灯遮光性能差,温暖难以恒定,护士需要反复测量烤灯至治疗部位的距离,为了提高再植指(肢)体、移植组织的存活率,改善烤灯光和热对病人的睡眠的影响,减少对同病房病友的影响,本着提高病人舒适度,方便护士操作的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西替利嗪与酮替芬治疗学龄期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12岁急性荨麻疹病人98例,分别给予口服西替利嗪(49例,10mg,1次/d)及酮替芬(49例,2/3片,2次/d),均用药7d;根据治疗前后病损总积分下降指数,分析疗效并观察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西替利嗪组为95.8%,酮替芬组为85.7%,二组无显著差异;西替利嗪组仅有2例出现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酮替芬组则出现嗜睡l0例,口干5例,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2例。结论 西替利嗪对学龄期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并不明显优于酮替芬,但其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蜱叮咬1例     
报告1例蜱叮咬。患者男,69岁,颈部黑色赘生物半个月。皮肤科检查:颈部甲状软骨下方见一绿豆大小的黑色昆虫,两侧见伪足,前端刺入皮肤,皮损处为一黄豆大小的紫红色斑丘疹,顶端破溃,无渗出,周围有红晕。诊断:蜱叮咬。予以手术切除口器及其所在的组织,大小约3 mm×2 mm×3 mm,1周后伤口基本愈合结痂,无明显不适。5周后复诊,伤口愈合可,局部见芝麻粒大小的淡红色丘疹,无痒痛感,无压痛,无其他不适。10周后丘疹基本消失,表面光滑,无不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开边衣的整体功能性需求,设计一种能保护女性病人隐私,并且满足上肢损伤、锁骨骨折病人日常治疗、检查、护理需求的开边衣。方法:根据临床需求,制作一种用于手外伤病人的开边衣,对衣服的结构设计、穿着方式进行巧妙设计制作。结果:所设计的开边衣具有保护病人身体关键部位的隐私,提升病人的体验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和观察等创新功能,克服了常规开边衣的缺点,能满足手外伤病人的需求。结论:手外伤病人开边衣用于手外伤病人、锁骨骨折的病人,穿脱方便,穿戴美观,可以保护女性病人的隐私部位,增加病人舒适感,解决了临床需求,为手外伤病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处艾灸联合CPM(持续被动功能锻炼)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013年入住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开始使用CPM锻炼仪进行功能锻炼,实验组在使用CPM锻炼仪进行功能锻炼前先艾灸20分钟,对照组直接进行CPM锻炼,持续一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联合CPM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和缓解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在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85例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鹅颈灯进行治疗,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85例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病人作为观察组,运用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烤灯使用的安全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更安全,将其运用于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生活质量、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替利嗪与酮替芬治疗学龄期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6 ~ 12岁急性荨麻疹病人98例,分别给予口服西替利嗪(49例,10mg,1次/d)及酮替芬(49例,2/3片,2次/d),均用药7d;根据治疗前后病损总积分下降指数,分析疗效并观察比较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西替利嗪组为95.8%,酮替芬组为85.7%,二组无显著差异;西替利嗪组仅有2例出现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酮替芬组则出现嗜睡10例,口干5例,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2例. 结论西替利嗪对学龄期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并不明显优于酮替芬,但其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在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60例行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观察法;2018年1~12月60例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进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结果对照组6例、观察组7例发生静脉血管危象,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为85.72%,对照组为33.33%;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皮瓣移植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可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但对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皮瓣早期血管危象的效果,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814例患儿进行hs-CRP及血细胞检测,以hs-CRP>5.0 mg/L、WBC>10.0×109/L为阳性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s-CRP增高时,WBC、中性粒细胞增高患儿与WBC正常患儿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时,WBC增高和正常患儿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增高和正常患儿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病情不同时,患儿hs-CRP水平变化不同.对hs-CRP检测结果的解释应密切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动态监测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