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孢硫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0例C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头孢硫脒2g静脉滴注,每目2次,左氧氟沙星20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7~8d;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7~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9%(P〈0.01)。结论:头孢硫脒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CAP有良好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麻术后的卧床时间和饮食的护理。方法 以220例腰麻术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观察组进行卧床时间和进食种类的调整,对照组患者按腰麻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腰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3%~25%降低到本组的2.7%。结论 卧床时间和进食种类的调整对于减轻腰麻术后并发症是确实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磷酸肌酸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与治疗组(20)。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后采用磷酸肌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术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sumSTR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PCI后4周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LVEF均比3d时有明显改善(P〈0.05),4周时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术期静脉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roponinI,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因急性胸痛拟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而连续收入院的120例病人,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检查体格,并在10min内完成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测定静脉血TnI、Mb。以血TnI1.0μg/L将病人分成TnI阳性组和TnI阴性组;Mb70μg/L分为Mb阳性组和阴性组。随访各组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TnI阳性组及Mb阳性组的随访期因反复心绞痛住院及复合心管事件显著增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I阳性较Mb阳性及ST段压低因素对病人随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TnI及Mb水平对非ST段抬高ACS病人的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事件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章少波  蔡建生  彭志坚 《吉林医学》2011,(18):3626-3627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6例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检查,其中心室按需起搏(VVI)26例、房室顺序起搏(DDD)10例,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再应用起搏器程控仪检测心室累积起搏比例,分为<40%和≥40%组。结果:心室按需和房室顺序起搏植入术后术后各指标变化如下:①两种起搏模式比较:起搏器植术入后EDV、ESV呈增高趋势,SV及EF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心室累积起搏比例比较:≥40%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40%组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多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应尽可能优化起搏参数和部位,提倡生理性起搏,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8例共925枚乳腺肿块,在超声“十”字交叉定位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3个月超声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肿块在超声引导下完全切除并行活检,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病灶。术后11例出现切口附近皮肤压力性水疱,2周后皮痂脱落痊愈;16例出现局部瘀斑及血肿,1~2个月后消退;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原病灶部位未见肿块残留与复发迹象。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及疗效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若治疗不当,易酿热成脓。为避免乳房脓肿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应在病变初期给予积极治疗。笔者采用加味瓜蒌散联合金黄膏治疗产后急性乳痈初起42例,并与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本科门诊患者82例,按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面膜外敷配合异维A酸胶丸口服治疗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予中药面膜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异维A酸胶丸与罗红霉素胶囊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CU中重度医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头孢他啶比较。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A组)与头孢他啶组(B组)各31例,A组静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8h,B组静滴头孢他啶1.0g,q8h,疗程7—10d。各例病人均加用阿米卡星0.4~0.6g/d。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87.1%,细菌清除率82.5%,不良反应发生率3.2%;B组治疗有效率64.5%,细菌清除率60.5%,不良反应发生率6.4%。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短暂且轻。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CU中重度医院感染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可作为CCU中重度医院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