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2007年,在黄海波教授的组织下,我们编写并正式出版了中医类高校用教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相似文献   
2.
彭君梅  林怡  肖宁 《天津中医药》2009,26(5):410-412
弄清剂型的源流及剂型与剂名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中医方剂内容,也有利于中医方剂名的规范.同时,研究中医语词的确切含义可为字典、辞书的补遗提供材料.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以"煎"为剂名的方剂进行地毯式搜索,不仅发现煎剂曾经是煎膏、煎丸、煎汁、汤剂等不同剂型的代称,而且初步考察出这剂型的历史嬗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代针灸学家罗兆琚生平著述考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怡  戴铭  彭君梅 《中国针灸》2010,30(3):245-248
通过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有关针灸学家罗兆琚的资料,印证和明确了罗兆琚的生平事迹,介绍和总结了罗氏现存的医学著作和教材共16部,论文19篇。罗兆琚一生于针灸理论临床兼施,教育著述并重,为我国针灸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街上,梧桐树的黄叶似乎一夜蜕尽,凛冽的西北风直往行人衣领里钻,上海在经历了十几个暖冬之后,终于盼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但是某宾馆内一间客房里却春意盎然,笑语欢言,中医界堪为华山泰斗的裘沛然先生被朋友"劫持"到此,为朋友搭一搭脉,开几副滋补的膏方。每年冬天一到,他总会这样忙忙碌碌,见我到后,有点无奈地摇摇头。当然,他是不会拒绝朋友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6.
彭君梅  林怡 《陕西中医》2010,31(4):510-512
孙思邈对药学贡献极大,世称“药王”。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下称《要方》)卷一特设《药藏》专篇,叙药物贮藏之目的、意义及范围等,该篇篇幅不长,内容亦精。综观孙氏的药藏学说散及《千金》二方,且论述详备周密,开药藏之先河,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医古文》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以传授古汉语字词、语法知识为主,让学生熟悉、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而所有这些语言现象都是以文章为载体,如果单纯咬文嚼字,对文章旨意置若罔闻,就不能真正掌握字词含义,贯穿全文。尽管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着优势,无奈教师们普遍苦于医古文教学几乎只能文字板示,不能象其他课程那样运用表格、公式及图示等,因而显得单调、枯燥。  相似文献   
8.
《岭表录异》谈及岭南地区地方常见病、多种药物和卫生保健用品等医药内容,地域性强,切于实用,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的医药卫生状况,是珍贵的医学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3组表示药物炮制的同义动词进行穷尽式搜索,探讨了每组词在药物材质、动作方式及炮制结果等方面的异同,明确药物炮制词语的实际意义,纠正误解。  相似文献   
10.
医生的专业素质概而言之无非两个方面:医德与医术。对中医大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是中医高校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古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工具课,以中医古籍阅读教学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首要目标[1],但由于学科交叉性特点,医古文又是提高大学生传统人文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