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见于任何年龄,老年患者病死率高,易遗留后遗症。现将我院收治的13例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及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及盐酸倍他司汀,对照组60例仅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和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膀胱冲洗目的是对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杂物,预防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1].而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在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 ~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有80%的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2].笔者采用膀胱冲洗联合下腹部按摩用于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的患者,并观察其对尿液沉淀的影响,旨在从侧面反应其对控制泌尿道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03—2012-11收治的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发病类型不同分为脑出血组(46例)和脑梗死组(56)例,测定2组患者的cTn-Ⅰ和CK-MB,并与同期来我院做体检的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4h内和病后7d血清cTn-Ⅰ阳性率较CK-MB的阳性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cTn-Ⅰ具有比CK-MB更高的敏感性。而病后3d患者cTn-Ⅰ和CK-M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cTn-Ⅰ和CK-MB测定值在发病后24h内和3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后7d仅cTn-Ⅰ增高,CK-MB基本恢复正常;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Ⅰ和CK-MB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变化对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仕军  阳潮东 《吉林医学》2013,(8):1437-1439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行BR、TCD检测。结果:85例患者BR异常率为61%,TCD异常率为76%,同时其相应参数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BR、TCD分别从神经电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为PCI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联合检测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后循环缺血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慢于60次/min,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1]。而病理性因素有颅内压增高、急性局灶性脑组织损伤(缺血性卒中、出血、脑外伤等)、血钾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以及器质性心脏病[2]。本院自2006-2011年收治740例脑出血病例中有16例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PGE2表达情况,探讨其在EA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EAE模型组,各10只,使用新鲜豚鼠脊髓匀浆(GPSCH)与含卡介苗(BCG)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EAE模型。对各组大鼠发病潜伏期、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进行记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前列腺素E 2(PGE 2)的表达,并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PGE2含量进行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大鼠未发病,EAE模型组大鼠均发病。正常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未见PGE 2表达,EAE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则可见PGE 2表达,且PGE 2含量与EAE大鼠发病潜伏期呈负相关,与发病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PGE2可能参与了EAE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对不同临床严重程度的重症肌无力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且拟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病人67例,采用丹麦Dantec keypoint四通道肌电图仪依次进行面神经、副神经、腋神经以及桡神经的低频重复神经刺激(RNS)和针电极肌电图(NEMG)检查,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重症肌无力病人不同神经RNS结果、不同MGFA分型以及肌源性受损的情况。结果面神经RNS总阳性率89.55%,高于副神经、腋神经以及桡神经的总阳性率(70.15%、35.82%、26.87%,P0.05),副神经RNS总阳性率高于腋神经以及桡神经的总阳性率(P0.05)。RNS总阳性率在MGFA临床分型Ⅳ型高于Ⅰ型、Ⅱ型以及Ⅲ型(P0.05)。MGFA临床分型Ⅲ型的总阳性率高于Ⅰ型及Ⅱ型(P0.05)。MGFA临床分型中肌源性受损组分布在Ⅱ型、Ⅲ型中,而无肌源性受损组Ⅰ型、Ⅱ型及Ⅲ型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严重程度的重症肌无力病人,RNS的检测总阳性率随着病程的严重而升高,且有肌源性受损者分布在较重分型中,而无肌源性受损病人分布在较轻的分型中。  相似文献   
10.
吴燕平  彭仕军  李浩   《四川医学》2023,44(4):445-448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学生。因“被发现意识障碍6+h”于2021年7月24日至我院就诊。入院前6+h, 患者被家属发现其跌到于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全身大汗,口吐白沫,约数十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苏醒后未诉不适。4+h前,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四肢强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全身大汗淋漓,伴双眼向右侧凝视。于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意识障碍、四肢强直持续存在,遂急诊转入我院。既往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