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的治疗一般是"急则治其肺,缓则治其肾",即发作期宣肺平喘以治标,缓解期补肾纳气以治本。近年来有以健脾补肾法治疗发作期属虚性哮喘患者获效。发作期究竟属虚属实?是扶正抑或祛邪?治疗原则上存在分歧。我们根据患者发作期表现为上有痰热壅肺,下有肾不纳气的错杂证候,提出用清肺补肾法标本兼治,并与清肺平喘法治标进行对照观察,报告于下。临床资料本组61例患者,门诊治疗53例,住院治疗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1984年诊断标准。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中医辨证分型参照1983年中华全  相似文献   
2.
<正>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造成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克山病、风心病、严重的心律紊乱以及心包炎所引起的急性心脏压塞等疾病。休克前期的症状可以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轻度青紫、肢体湿冷,或有冷汗、心悸、尿少、血压降低,或有恶心、呕吐等。休克期的症状可以有全身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呼吸表浅、肢端青紫、口渴、尿少、血压降低甚或测不到,脉细数或结代,重按消失。神志一般清晰,  相似文献   
3.
1病例 患者,男,48岁。因兴奋话多,易发脾气病程26年,加重1周而第9次住院治疗。首次住出院时间为1988年8月31日至1988年11月2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治愈出院。第8次于2006年7月18日至2007年3月9日住院,诊断为“复发性躁狂症”,用氯氮平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坚持服用氯氮平125mg、日2次口服,病情较平稳。1周前孩子办升学宴后,表现兴奋话多,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及经络注射治疗白塞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塞病(BS)是一种涉及内科、眼科、妇科、皮肤科等多个临床学科、临床表现多样、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细小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粘膜,并可侵犯多脏器及组织。现将我院内科1985~1999年4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1例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性疾病BS诊断标准。男11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4岁,17~40岁15例,青年居多;工人16例,农民3例,干部2例。5例用过激素治疗。1.2 临床表现 BS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病人往往因首发症状或主症的不同而分别就诊于眼科、妇科、皮肤科或内科。19…  相似文献   
5.
<正> 一、腹诊的源流中医的腹诊自古以来一直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辨证用药的主要依据。中医的腹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记载。如《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灵枢·水胀篇》曰:“水始起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腹胀者……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相似文献   
6.
清肺补肾汤抗过敏性哮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ASD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其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进而促进病症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粘多糖病是一种隐性的遗传性疾病,其病因是由于某些酶的先天性缺陷,致使体内粘多糖难以分解,而大量沉积于某些重要的器官造成功能障碍。由于缺陷的酶不尽相同,体内沉积的粘多糖酸种类亦各异,临床上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型别。有人将本病分为6型,也有人分为7型,甚至分为8型,本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夭亡。成人粘多糖病多数  相似文献   
10.
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63例疗效总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一般资料笔者自1977年9月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病人133例,同时应用以温热药为主的独活寄生汤或丸作为对照治疗30例。其中门诊病人22例,住院病人141例。男性65例,女性98例,病程最短者20天,最长者18年,平均48个月。二、诊断标准以两次全国风湿病会议所确认的(ARA)诊断标准为依据。凡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椎炎者均不作为观察对象。RA活动期的参考指标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