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韶琼  金松  凌奕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0):1249-1251
目的显示MRI在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异常中的优势,及探讨MRI联合AFP在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行产前胎儿B超及宫内MRI检查的孕妇,其中B超显示神经系统正常的有30例,B超提示神经系统异常的30例,两者均行血清AFP检查,B超提示异常的孕妇行MRI检查,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比较分析B超、磁共振及磁共振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准确性。结果 (1)血清甲胎蛋白在正常胎儿与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前胎儿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6.23,P〈0.05);(3)磁共振与磁共振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比较,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应用中较胎儿超声更具优越性,可提供更准确的脑实质信息,以减少误诊所致不必要的引产。  相似文献   
3.
张韶琼  金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54-325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断率为100.00%,子宫动脉栓塞术首次成功率为80.00%,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加清宫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和单纯清宫术(P<0.05),且住院天数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超声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条件应该首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加清宫术。  相似文献   
4.
既往对于孕13~1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我们采用水囊引产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的方法,此方法需宫腔操作,增加了孕妇子宫损伤和宫腔感染的机会。近年来,我中心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方法,减少了手术合并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Wnt抑制因子(WIF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该院经手术切除的82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并应用LipofeetamineTM 2000将pcDNA 3.1 WIF1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组)及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转染到宫颈癌Hela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量提高(P<0.01),细胞活力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提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1),CyclinD1、C-myc、MMP-2、MMP-9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 WIF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提高WIF1表达能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  相似文献   
6.
张韶琼 《海南医学》2001,12(3):40-40
我院采用甲氨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及丙酸睾丸酮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年龄18岁-37岁,120例,均有停经史,经尿HCG测定及阴道B 超发现附件区有包块,诊刮术或后穹窿穿剌术确诊。   1.2 用药对象:①一般情况好,输卵管未破裂或输卵管妊娠流产型内出血少;②生命体征 稳 定,无明显的活动性出血;③输卵管妊娠处直径≤5.0cm;④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自愿要 求药物保守治疗者。   1.3 用药方法:对照组:MTX20mg肌注1次/日,连续5天为一疗程,总量100mg。实验组:在 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商品名为息隐,25mg/片,由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 口服米非司酮200mg1次/日,连续3天为一疗程,总量600mg;丙酸睾丸酮100mg肌注1次/日 ,连续3天一疗程,总量300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米索)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米索组10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一立即给予米索200μg口服,接产处理完毕后再给予米索200μg肛塞。催产素组10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催产素20u肌注。观察两组用药后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米索组优于催产素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米索前列醇副作  相似文献   
8.
张韶琼  金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47-2448,2451
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并发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等剖宫产指征的概率,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80例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水平与剖宫产指征发生的相关性。另选取同时期血糖正常的孕妇6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26.25%(21/80),高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7.46%(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巨大儿发生率为33.33%、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3.81%、妊高症发生率为23.81%,均较高于对照组(0.0%,2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胎位异常和其他指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③观察组的C组中巨大儿、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以及妊高症等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分别为14.29%、14.29%、9.52%、14.29%,明显高于A组或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明显增加孕妇的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尤其是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妊高症等,而且随着血糖异常情况加重,各种剖宫产指征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宫颈浸润癌的0.8%~2%,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血行播散,患者死亡率高,预后极差,是最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然而迄今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尚待明确和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张韶琼 《海南医学》2001,12(10):52-53
目的 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及催产素促官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一次,总量200mg共两天,后给以催产素引产,对照组直接给予催产素引产。结果 观察组官颈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产程缩短,引产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