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Wiley数据库、Ovi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 Fang)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所纳入研究疗效指标,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 375例DKD患者。(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西医治疗可以提高DKD患者的总有效率[OR=5.52,95%CI(3.46,8.81),P<0.000 01]。(3)尿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存在较大异质性,故将银杏叶提取物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静滴组和口服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组与口服组DKD患者UAER、TC、TG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背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且近1/3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糖尿病肾病的威胁,但目前针对糖尿病肾病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中医药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 观察通络地龟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7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瘀。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络地龟汤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尿酸、血清炎性因子与尿液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A1c、空腹血糖及血尿酸较治疗前降低,eGFR、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A1c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尿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结论 通络地龟汤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减轻炎性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我国自2010年起住院患者中DN已经超过了肾小球肾炎,已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2],除糖、脂代谢紊乱、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6.
背景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非杓型血压是D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中医药治疗DKD及非杓型血压具有一定优势。目的 探讨通络地龟汤对DKD Ⅳ期患者非杓型血压、尿钠排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DKD Ⅳ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24 h尿钠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醛固酮水平,计算杓型血压逆转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8周随访,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CV)降低,eGFR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CV)、nSBPCV降低,eGFR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BP、n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CV)、nDBPCV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非杓型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杓型血压逆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钠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DKD Ⅳ期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夜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提高患者杓型血压逆转率及24 h尿钠排泄,且安全性较高,但对RAAS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内科医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手肿胀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本院收治1例MHD患者,因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损害引起肿胀手伴疼痛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规律血液透析,出现左上肢肿胀伴疼痛,以左腕部为重。左腕关节及左掌指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局部皮温略高。患者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20余年,目前每日10 mg强的松口服治疗。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损害活动导致。结果予甲强龙静点抗炎、抑制免疫,联合MTX抑制免疫,同时给予阿法骨化醇、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另对症加强营养、纠贫、血液透析等综合对症治疗后患者左手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活动受限好转。结论肿胀手综合征是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由于内瘘侧中心静脉狭窄或者闭塞引起造瘘手的肿胀,但也存在其他疾病所致的可能性,肾内科医师在查找常见病因的同时,要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bioavailability,OB)≥30%和类药性(Drug like,DL)≥0.18为标准,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筛选出赤芍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GAD等数据库中寻找与IgAN有关的所有靶点,将赤芍作用靶点与IgAN相关靶点取交集,筛选出赤芍治疗IgAN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赤芍治疗IgAN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选出关键化合物。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选出核心靶点。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矩阵与平台数据文件,运用Perl脚本和R语言分析验证关键靶点可行性。使用DAVID数据库分析平台,对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赤芍中筛选获得13个有效活性成分,80个作用靶点,与IgAN有关的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35个。利用GEO数据库中GSE93798芯片与平台数据,分析验证前10个关键靶点,其中FOS、JUN为赤芍治疗IgAN的显著性差异基因。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乙型肝炎(Hepatitis B)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可能是赤芍防治IgAN的作用途径。结论初步研究了赤芍治疗IgAN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赤芍可以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来发挥治疗IgAN。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 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GAD等数据 库查找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相关的靶点。利用 Cytoscape软件构建冬虫夏草作用靶点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 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将冬虫夏草作用于膜性肾病的有效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 KEGG通路分析。结果:根据口服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标准共筛选冬虫夏草的7个有效成分,39个可作用于膜性 肾病的作用靶点。关键靶点主要有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3 (NOS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等,主要生物学过程包括磷脂转运蛋白活性、甾醇结合性、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性、类固醇激素受体 活性、信号调节活性等,关键信号通路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受体(RAGE)信号通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感染、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冬虫夏草可能主要通过抗炎、抗细 胞凋亡等发挥对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检测,探讨通络地龟汤(TLDGD)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KD模型组、DKD+TLDGD组,TLDGD灌胃8周后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24 h protein,24 hPro)、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TLDGD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lncRNA和mRNA,进行聚类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lncRNA调控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KD模型组Scr、BUN、24 hPro、FBG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KD模型组相比,DKD+TLDGD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TLDGD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LDGD调控了84个lnc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42个,下调4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表达的mRNA共189个,其中上调132个、下调5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O分析方法,发现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炎症中的细胞迁移、炎症反应、细胞黏附、免疫学过程等生物学过程。靶基因分子功能分析显示,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具有肽链内切酶抑制剂活性、肝素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等功能;信号通路预测显示TLDGD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黏着斑等。结论:TLDGD可能通过调控多种lncRNA和mRNA的表达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