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建立豚鼠耳蜗血管纹 (SV)组织块缘细胞 (MCs)的培养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药物耳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2 6只豚鼠按SV培养时间随机分成 4组 :2 4h组 (n =8) ;72h组 (n =8) ;>72h组 (n =8) ;对照组 (新鲜SV固定组 ,n =2 )。显微解剖数段连同螺旋韧带的SV组织块 ,置于 5 %CO2 / 95 %空气的二氧化碳恒温 (37℃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分别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培养 2 4hSV组织块保持良好活性 ,其组织学结构与新鲜固定的SV结构无明显差异 ;培养 72hSV组织块与新鲜固定的SV在组织学结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不能观察到正常的SV结构 ,组织结构松散 ,缘细胞从组织块离心性生长出来 ;从SV组织块培养出的缘细胞能在培养皿内存活 13d。结论 :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 ,成功地建立了豚鼠耳蜗SV组织块的缘细胞培养方法 ;培养 2 4h的SV组织块光镜下保持了良好活性和正常组织学结构 ,可用来进一步研究药物耳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克林霉素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微,少见严重不良反应。本文报告1例因应用克林霉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总结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45例(76侧)≥65岁老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93.3%(42/45),其中治愈率66.7%(30/45),好转率26.6%(12/45).结论 鼻内镜手术同样适合于老年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少见,作者曾接诊3例外院病人,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女,37岁.右侧鼻塞伴头痛2年,体检右侧后鼻孔息肉从中鼻道脱出,鼻窦CT见右侧上颌窦均匀软组织影,前组筛窦密度增高,诊断为右侧鼻窦炎鼻息肉2型2期[1] .在当地行Caldwell-Luc手术、鼻息肉摘除、鼻内筛窦开放术,术中摘除鼻息肉时将鼻中隔粘膜自后向前撕脱,当时采取了何种补救措施不详,凡士林纱条填塞2天,常规清理鼻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 993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综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0 7例中A期1例,B期4例,C期2例.结果:本组单纯放疗1例,手术+术后放疗4例,手术+术后放疗+化疗2例;本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43%,57.14%.随访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由初次确诊的14.28%上升至42.85%.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与Kadish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治疗方式有关,病变位于鼻腔顶部且前颅窝骨质破坏提示本病的可能,早期诊断,手术+放疗等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本病的生存率,晚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和多鼻窦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鼻中隔、多鼻窦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可行性。方法:56例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接受鼻中隔矫正术、上颌窦根治术、鼻息肉切除术、筛窦(额窦、蝶窦)开放术及中、下鼻甲手术,并观察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治愈30例(53.57%),好转23例(41.07%),无效3例(5.36%),总有效率94.64%,出现并发症20例(35.71%),所有并发症经治疗均获痊愈,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局部麻醉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多鼻窦(鼻-鼻窦)联合手术,且不会增加和加重鼻-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因该术式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明显减少鼻息肉及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8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分别采取中药联合常规治疗及单一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瘦素(Leptin)、可溶性瘦素受体(SLR)、HOMA-IR及HOMA-IS结果。结果:治疗后Leptin、HOMA-IR、HOMA-IS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Leptin、HOMA-IR、HOMA-I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脂肪肝正常患者观察组42.5%VS对照组20.0%显著较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采取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与瘦素异常,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首次发现ABO血型系统存在部分反性别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反性别遗传的形成模式。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对某家族五代73人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制定血型家谱图。结果该家族一部分成员中存在反性别遗传现象,对这一遗传模式进行分析后认定该家族部分成员中婚配后的下一代如果生的是男性,则血型优先选择与母亲同型;如果生的是女性,其血型优先选择与父亲同型。结论在一定条件下,ABO血型系统存在反性别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速尿对离体培养的豚鼠血管纹组织的影响,探讨速尿耳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花色豚鼠随机分成二组:速尿组(n=16),正常对照组(n=4)。应用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将血管纹组织培养24小时,随即对不同的实验组分别应用不同终浓度的的速尿(60、300、600、1250、2500μg/ml),分别继续培养30分钟和90分钟,观察培养的血管纹组织学结构。结果:速尿组在组织学方面均未出现血管纹水肿、缘细胞胞浆肿胀、细胞间隙扩大和中间细胞皱缩等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较血管纹结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速尿对体外培养的豚鼠血管纹组织无明显诱导水肿的作用,提示速尿耳毒性的产生,可能是间接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80例,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对照组中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于治疗组则加用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