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5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珂尔维特润修复乳治疗干燥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120例干燥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珂尔维特润修复乳和10%的尿素霜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珂尔维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珂尔维特润修复乳治疗干燥性皮肤病具有很好的保湿润泽功效,还具有舒适、不油腻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性唇炎(plasma cell cheilitis,PC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木村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颌面部肿块、斑块10多年,于2006年10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10多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颌面部出现一拇指头大小质软包块,活动度可,和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红肿,跳痛及波动感;无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未予治疗.2个月后肿块表面的皮肤上出现甲盖大小红色斑块,边界较清楚,其上无水疱、脓疱、破溃等,自觉瘙痒,无疼痛.之后左侧颜面部亦出现相似的斑块样皮损,于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黄蓉  张谊芝 《华西医学》2005,20(1):176-177
1概述 在人体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反应中,皮肤及黏膜上皮是第一道防线。新近发现另一防御物质抗菌肽,命名为人类β-防御素-2 (human-β-defensins,hBD-2)。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及人类体内,具有强力广谱抗病毒、细菌、真菌及螺旋体作用的内源性抗生素肽。它们是参怀宿主天然免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最近推出的抗病毒外用药——咪喹莫特乳膏.是医学史上第一个可供外用的免疫调节剂。1997年11月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免疫调节剂首先批准上市,由于其疗效受到临床医生的一致认可.随后迅速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等地上市。由于咪喹莫特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3大活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而对咪喹莫特适应症的拓展、给药途径的改变、化学衍生物等研究也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表现为局限性多发性疣状鲍恩病.患者女,75 岁.左膝黑色丘疹2 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膝多个密集分布的褐黑色皮角样皮损,部分融合成包块,顶端呈菜花状.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全层出现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细胞不典型,胞核大而深染,有的细胞质呈明显空泡状.镜下可见多个异常核分裂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密切相关 ,病毒感染的机体常处于慢性氧化应激状态。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氧化应激 ,释放大量活性氧自由基 ,在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下病毒复制增强 ,应用抗氧化剂治疗病毒性疾病已取得初步疗效。总结目前关于氧化应激与病毒感染的研究 ,从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及逆转录酶病毒 3方面阐述病毒感染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旨在为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探寻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右手掌条索状结节2年,于2010年9月2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掌出现两个约蚕豆大的结节,无痛痒.当地医院诊断为"纤维瘤",用激光治疗,后在原发部位又很快复发,不断增大成条索状硬结.患者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和鲍温样丘疹病(BP)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CA,BP皮损和正常成年人包皮组织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Livin在BP组中阳性率(3.833±1.533)高于CA组(3.033±1.866)及正常对照组(2.733±1.112),Caspase-3在正常对照组中阳性率(3.833±1.556)高于CA组(1.733±1.856)及BP组(2.000±1.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A,BP及正常对照组中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Livin,Caspase-3可能在HPV感染相关的皮肤增殖性疾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囊角化病是以对称性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屈侧的倾向于融合成片的油污性疣状、丘疹样赘生物为特征,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毛囊角化病合并马拉色菌和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背部、腋下丘疹7年,头面丘疹1年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细小、坚实、淡红色小丘疹,不久即有褐色油腻性痂覆盖,丘疹逐渐增多、群集,自觉轻微瘙痒。1年前患者颈后、额部、下颌处出现类似皮疹。头皮上有油腻性痂。病情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患病以来,曾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