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1.
肌营养不良症(MD)是一种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的原发性肌病。本文介绍了用B超对24例MD患者的检查结果,并以7名Duchenne型MD(DMD)基因携带者,4名多发性肌炎,4名运动神经元病,24名正常人作对照。本文以受累腓肠肌为例分析图象,超声影象主要表现为:正常肌肉为一均匀的中等回声,肌肉间及外层筋膜为强光带,条理清晰,骨骼为孤形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MD患者的肌肉回声均有不  相似文献   
2.
吴利群  张苏扬  朱雪红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217-1218
《景岳全书.阴阳篇》:"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又言:"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引火归源,纳气归肾。"引火归元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肾阴阳虚损致虚阳浮越,虚火上炎之症,老年人多见。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老年患者不断增加,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及医疗救护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点,我院为上海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预防保健、医疗救护定点单位,为探讨该人群临床死亡特点,现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死亡的181例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担负保障任务的军队老干部1 156人,年龄均>70岁。其中男性1 136人。在2001—2010年期间,死亡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药源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6例住院老年患者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用药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人药源性心律失常易发生在80岁以上病人(占46.1%),注射用药(占64.3%)和联合用药(占80.4%)易发生,按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以抗心律失常药(占39.3%)、抗感染药(占18.6%)和平喘药(占17.9%)多见。分析危险因素前3位依次为感染(占29.5%),慢性心功能不全(占22.9%)和传导系统病变(占18%)。结论 80岁以上老年人有感染时,若多种药联合应用,特别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时易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对29例神经肌肉疾病(包括多种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多种神经原性肌肉病变与DMD可能递体)的120处随意肌进行了临床与超声检查。其中20块受检肌,在超声检查的相应部位,又接受了肌活检。结果提示:1.除结缔组织增生与脂肪浸润外,肌纤维坏变与间质内细胞浸润,也是超声图像异常的病理基础。2.超声可检出肌力尚未减退的病肌。3.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随诊病况,但敏感性不强。4.或有助于初选DMD递体,其阳性率待定。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笔者应用其治疗一些常见的老年急症疾病,疗效颇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6例住院老年患者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用药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人药源性心律失常易发生在80岁以上病人(占46.1%),注射用药(占64.3%)和联合用药(占80.4%)易发生,按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以抗心律失常药(占39.3%)、抗感染药(占18.6%)和平喘药(占17.9%)多见.分析危险因素前3位依次为感染(占29.5%),慢性心功能不全(占22.9%)和传导系统病变(占18%).结论 80岁以上老年人有感染时,若多种药联合应用,特别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时易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前,老年患者不断增加,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及医疗救护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点,我院为上海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预防保健、医疗救护定点单位,为探讨该人群临床死亡特点,现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死亡的181例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担负保障任务的军队老干部1 156人,年龄均〉70岁。其中男性1 136人。在2001—2010年期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