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头刺伤与锐器损伤:临床实践中应当避免此类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针头刺伤及锐器损伤的危险之前,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广泛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关针头刺伤及锐器损伤的真实发生情况的信息很少。卫生部目前还没有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但已计划发行相关指南来弥补这方面工作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选择性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有许多益处,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MI)病死率,对MI合并高血压、心衰疗效佳。能有效控制梗死延展,心室重构和预防心脏破裂,预防再梗塞。本通过AMI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QRS积分的影响,旨在探讨卡托普利能否限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3.
粘附分子和粘附蛋白在DVT和PT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附分子和粘附蛋白通过介导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从而在促进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补肾活血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分析其信号通路富集程度以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共发现补肾活血胶囊相应成分1186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24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其预测靶点145个。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筛选出明显的差异基因124个;检索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的靶点基因356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关键基因229个;利用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补肾活血胶囊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13 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e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大蛋白(LHBs)、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采用ELISA法检测LHBs、HBeAg。结果116例HBeAg阴性患者中LHBs与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4.66%(75/116)、58.62%(68/116);59例HBeAg阳性患者中LHBs与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8.31%(58/59)、94.92%(56/59)。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患者LHBs吸光度值与HBVDNA拷贝数对数呈正相关关系(r=0.989,P〈0.05),不同HBVDNA拷贝数之间,LHB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8,P〈0.01)。结论LHBs可以反映临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能够反映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血管炎症性疾患-过敏性紫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13例患儿及5名健康儿静脉血白细胞中ICAM-1表达。结果 12例患儿呈阳性表达(92.31%),4Q名健康儿呈阴性表达;患儿中6例有肾脏损害(46.15%),其中5例ICAM-1表达阳性。经秩和检验,患儿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5)。结论 ICAM-1是全身  相似文献   
8.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病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其症状虽不重,但预后堪忧,尤其近期反复发作的患者被认为是脑梗塞的前期表现,因此对其有效控制意义重大。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我们分别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泌尿系感染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每次14.3mg/kg,2次/d,疗程10~14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先静脉滴注,每次50mg/kg,2次/d,2~3d后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口服(用法同治疗组),总疗程10~14d。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3%和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均>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