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脑膜HPC患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15~95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膜HPC常见症状为头痛头昏、肿瘤压迫和颅内高压;CT/MRI检查见肿瘤与脑膜相连,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光镜下肿瘤细胞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间质富含"鹿角状"血管,网状纤维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标记瘤细胞CD34局灶阳性,PR阴性,1例EMA局灶弱阳性.7例随访15~95个月,4例术后复发,复发病例中1例术后35月腰椎转移.结论:脑膜HPC是一种少见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脑膜HPC影像学上与脑膜瘤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及预后不同于脑膜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二烯丙基三硫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三硫 (DATS)在体外对胃癌MGC 80 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集落形成率及生长曲线绘制分别观察不同浓度DATS对胃癌MGC 80 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DATS处理后 ,培养的MGC 80 3细胞增殖抑制而稀少。不同浓度DATS对胃癌MGC 80 3细胞的作用 ,4、8、12、16、2 4mg·L-1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2 6 %、4 6 %、6 5 %、76 %、89% ,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 8 2mg·L-1。 8、12、16、2 4mg·L-1的细胞集落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相对数各为 32 4 %和 5 8 7%、2 4 8%和4 2 5 %、19%和 33 5 %、8 8%和 15 1% ,皆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且随着浓度增高 ,细胞生长曲线趋于低平。结论 DATS在体外对胃癌MGC 80 3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于颅骨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颅骨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RosaiDorfman病病灶呈不规则结节状分布。结节周边染色较深,主要为成片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中央区为组织细胞,呈三五成群簇状分布或弥漫片状分布,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淡染或透明状;胞浆内可见吞噬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具有诊断意义。免疫组化方面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CD68、Lysozyme、Vim,不表达CK、EMA、CD1α、CD21、CD23、CD35、PR。结论累及颅骨的RosaiDorfman病罕见,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治疗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缝线法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a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新西兰白兔5只10眼,用5.0号的丝线在角膜上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48h后行DIOMED630PDT激光照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NV生长情况,并且计算其面积、生长长度,照射后28d处死实验兔,取其眼球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角膜缝线后3d开始有新生血管长入,3wk后长到缝线的尖端。激光照射后2d开始角膜新生血管变得模糊不清,2wk后角膜新生血管近完全消失。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角膜,视网膜以及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等组织正常。结论:光动力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蛋白和PCNA在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观察其复发前后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8例星形细胞瘤的原友及复发标本进行p16蛋白和PCNA检测。并运用常规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结果418例星形细胞瘤均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复发后恶性程度多有增高,恶性程度与复发间隔时间有关,间隔时间越短,恶性程度越高,〈6个月5例,均为Ⅳ级,6个月-1年11例,其中Ⅲ级4例,Ⅳ级7例,-2年21例,其中Ⅱ级6例,Ⅲ级15例,-3年10例,均为Ⅱ级,1例间隔时间〉3年,为Ⅱ级。免疫表型p16蛋白在48例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缺失率为75.0%,原发标本为56.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缺失率随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PCNA阳性表达指数在复发标本中明显高于原发标本,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与PCNA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浸润性生长及术后容易复发是其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星形细胞瘸在恶性增殖过程中发生p16蛋白缺失和肿瘤活性PCNA指数的逐渐增高,可作为评估肿瘤复发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8.
例1,男性,52岁,排黏液血便半年,下腹胀痛2个月入院。CT、MRI检查示盆腔直肠—乙状结肠区域不规则肿块,10.6 cm×8.3 cm×7.8 cm大小,肝实质未见实性占位,行手术切除盆腔肿物;术后2个月发现耻骨肿物,MRI检查示盆腔广泛性肿瘤转移并复发,伴肝转移,病情恶化,全身脏器衰竭死亡。例2,女性,54岁,因MRI检查示盆腔有一11.4 cm×11.2 cm×7.6 cm大小实性占位性病变及盆腔左侧有一4.2 cm×2.5 cm大小实性占位性病变,肝实质未见实性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和PET/CT所确定的靶区(GTV)与病理学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一2008年7月间37例接受手术或放疗的NSCLC患者,根据PET/CT检查结果,21例患者进入手术组(有手术指征),16例患者进入放疗组(无手术指征),手术组术前在PET/CT图像上确定肿瘤在冠状轴(x轴)、矢状轴(Y轴)、长轴(z轴)三维径线上的大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在X、Y、Z轴上的大小;TNM分期分别用CT、PET/C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放疗组分别在PET/CT和CT横断图像上勾画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GTV,软件自动运算PET/CT和模拟定位增强CT所勾画靶区的体积。结果19例(51.4%)的TNM分期在PET/CT检查后发生改变;12例(37.8%)的治疗方案因而发生变化。CT、PET/CT、病理确定的原发灶大小在X、Y轴上无显著差异(P值〉0.05),Z轴上有显著差异(P值〈0.05);放疗组16例患者中,PET/CT所勾画的GTVPET〉GTVCT者共4例,因为PET/CT发现不符合CT诊断标准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灶。GTVPET〈GTVCT者共7例,主要是因为PET/CT排除了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结论PET/CT检查对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较大,PET/CT与病理学的肿瘤大小基本一致,PET/CT所确定的肿瘤大小可以作为病理学的GTV,勾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PET/CT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二烯丙基二硫阻滞人胃癌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良运  梁晓秋  凌晖  宋颖  彭军  苏琦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1):680-682,724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胃癌MGC803细胞在DADS处理前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方法(SP)检测DADS处理前后p21WAF1、Rb、p53、p21ras、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20、25、30、35μ·ml-1DADS的不同浓度处理的MGC803细胞G1期细胞所占比例无影响,S期细胞数减少,而G2期细胞则明显增加,与未处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ADS作用后的MGC803细胞,p21WAF1表达明显增加,而Rb表达呈弱阳性,p53、p21ras、Cmyc表达阴性。DMSO处理的MGC803细胞亦呈现同样改变。结论DADS可以阻滞MGC803细胞于G2/M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21WAF1、Rb基因表达,下调p53、ras、Cmy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